第四百零六章 反制
章節報錯
陌懷禹回到御書房,銀灼過來稟報東汶送來的和親文書已經在路上被銷燬了,他們想聯姻的計劃泡湯了。
“知道了,你們下去吧!”這次阻止了和親,他們還會搞別的花樣,沈望心裡肯定記恨自己跟季暖,再說他們佔領了煜安和東汶,怎麼可能放過大祁呢!
為了讓自己儘快強大起來,陌懷禹除了上朝和處理公務,其他時間都在學神族的心法、在空間闖關。季連友也被調了回來選了適合自己的關卡,大家都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和幽蘭山莊會有一場或者多場大戰,只有過硬的本事才能保命和立功,季連福身邊現在跟著的是焱狼軍。
季暖每隔幾天就會去另外兩個國家轉一轉,瞭解最新訊息,煜安最近一直在殺人,皇親國戚以及手握兵權的大臣都被殺的差不多了,幽蘭山莊不僅招募了一些邪派和幫會,對他們欺壓百姓和殺人越貨的行為聽之任之。
東汶的實權已經完全掌握在沈望手裡,他倒是挺低調的,沒有像煜安那樣弄的民不聊生,只不過整個國家看起來死氣沉沉的。
很快到了秋收的時候,大祁鼓勵百姓存糧,而且按照市場價格收購百姓手裡的餘糧,為了收糧陌懷禹動用了一處寶藏。南宮世家、端木家族和季連福收來的糧食一半存在糧倉,一半被季暖收進空間。
空間裡還儲存了大量的馬匹和盔甲,以往像購買物資的事都是由戶部完成,今年陌懷禹都交給自己信任的人去辦。在一些大臣眼裡肥缺落到像端木和南宮世家手裡他們雖然不滿還不敢有太大意見,畢竟這兩家都頂著皇商的名頭,幫皇上做事是應該的。
季連福就不一樣了,他可是皇后的哥哥,皇后如果聰明的話就不該讓他做這種事,參季家、季暖和季連福的奏摺越來越多。有人說季家中飽私囊,還有人說皇后在培植自己的勢力,已經往宮裡送了兩個哥哥了居然還不滿足,又把另外一個哥哥拉進來斂財,皇上居然聽之任之也不知道季家和皇后給皇上下了什麼迷魂藥。
陌懷禹原本不想搭理那些大臣,季暖不幹了,五哥和六哥都是憑自己本事進宮當差的,二哥放著自己家生意不做在外面風吹雨淋的,沒想到被那些大臣形容成斂財的人,季暖自己去翻那些奏摺,記下大臣的名字準備挨個收拾他們。
“明早上朝的時候我找他們算賬成嗎,這個時候朝堂不能出現大的震盪,咱們還要攢著力氣對付幽蘭山莊呢,你說是吧!”陌懷禹像哄小孩子一樣安撫季暖。
“明天那些人要是還不肯消停,我可自己動手啦!”正好試試自己手腕上的黃金藤,因為有季暖血肉滋養,枝條長的挺快,已經可以當鞭子使用了,陌懷禹手腕上的枝條比季暖的長出一尺,神女說了應該是跟他的神族血脈有關,再加上他習武,黃金藤長得會更快一些。
空間裡的黃金藤長得也挺快,為了讓它儘快成長起來,每隔一段時間陌懷禹和季暖就會放一些新鮮血液滋養它,他們倆失去一部分血的同時也能收穫一些好處,每次滋養完黃金藤倆人手腕上的枝條就會變長一截。
早朝上,陌懷禹拿著那些奏摺讓大臣挨個陳述拿出證據:“你們不是想要公正嗎?那好啊今天拿出證據朕就如你們所願處罰季連福,同樣的你們拿不出證據的話每人連降三級,這樣公平吧。”
第一個站出來的是個御史:“季連福身上沒有功名,也不是朝臣,他卻代表大祁在外面收購糧食和物資,臣等不服!”
“季連福確實不是朝臣也沒功名,但是他也沒代表大祁收購糧食和物資啊,他代表的是朕和皇后,動用的銀子是皇后變賣了陪嫁得來的,這裡有陪嫁清單還有換取的銀兩以及迄今為止收購糧食數目。
各位大臣也可以去戶部對賬,看季連福有沒有動用國庫一兩銀子,你們把每天盯著朕的家人和親信的時間用在公務上,也不至於堆積一大堆事務了。”
戶部尚書在金鑾殿上翻國庫的賬目,最後告訴大臣們季連福確實沒拿國家一文錢。
“來人把御史的官帽摘了,官服脫掉,從現在開始讓他去衙門做文書,他不是願意算賬嗎,那就讓他從早算到晚。”
御史被拖下去以後,陌懷禹問其他人還有誰有證據的儘管拿出來,那些人哪有證據啊,只不過看著季連福為皇上辦事,還掌握著大量銀錢眼紅心熱罷了。
剛才的御史就是前車之鑑啊,那些個上奏摺的,之前滿肚子牢騷的大臣恨不能把頭縮回腰帶裡,再多的意見也不敢提了。
“現在另外兩個國家動盪不安,正是需要我們團結一致,牢牢守住大祁的時候,你們不把精力用在公事上,反而盯著為朕為大祁辦事的人,是不是看到那些人手裡的銀子了。
朕今天就跟你們交個底,那些買糧草和物資的銀子大多是從外面籌來的,大祁國庫本就空虛,這一點戶部尚書最清楚,既然大家這麼關心糧草和物資的事情,朕準備了一個功德箱,大家也都出一分力吧。
當然了朕也知道你們上朝不會帶太多銀子,可以先寫個欠條,記得署名啊,三天內把銀子補齊就行,十萬八萬不嫌多,十兩八兩也不嫌少,你們都是股肱之臣,肯定會為國出一份力的是吧!”
這話怎麼接?
那些上過奏摺的大臣偷偷抬眼看陌懷禹,見他正在翻閱那些告狀的摺子,雖然皇上此刻什麼都沒說,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告狀的時候衝在前面的人這時候要是不表示一下的話,肯定會被秋後算賬的。
吳訊和吳桐兄弟最先走向功德箱,他們倆都捐了一萬兩銀子,接著是戶部尚書捐了五千兩,陌懷禹看向三人:“朕剛才忘記說了,前三位捐銀子的會得到一塊朕親筆題寫的匾額,還有兩千畝地作為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