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對外甥女嫁進季家這件事那是一千個,一萬個滿意,她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季連福和季連祿好好對待外甥女就好,聘禮什麼的都可以不要,她願意到季家作坊或者山莊做工,只要季家給個住的地方,讓她吃飽穿暖就行。

“親家放心,該走的程式咱們一樣都不會落下,還有就是聘禮也要給,雖說我們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家,該有的禮數一點都不會少,你呢就安心住在這裡,以後咱倆作伴千萬別說什麼做工的話,我們季家做不出那樣的事情。”

當年季連秋和路雲雅成親的時候聘金是一千兩銀子,這都好幾年過去了一千兩確實拿不出手了,古淑珍和周氏商量這次二兒子和四兒子,也包括三兒子,每人兩千聘金,他們可以選擇分出去過,也可以住在一起。

季家每個兒子都會有一個單獨的院子,兒媳婦不用早起請安,也不用在公婆面前伺候,新媳婦喜歡到家裡店鋪做事或者待在家裡都隨她們自己意願。

沒想到季家對兒媳婦這麼好,周氏一個勁誇讚古淑珍是個開明的婆婆,季暖補充道:“我們家還有一道家規,那就是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不然的話,不得以任何藉口納妾。”

這下子周氏徹底放心了,兩個女孩也很滿意,又坐了一會兒,周氏和姐妹倆告辭回去休息陌懷禹他們也聊的差不多了。

“走吧,我送你回宮,爹孃明天找我義母來做媒吧,我去請!”

古淑珍點頭,他們家在京城沒什麼朋友,認識的也只有唐冀廷夫人和程芸,和吳桐夫人都不熟。

小雀求季暖把自己從空間放出去:“主人您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大媒人呢,您這叫卸磨殺驢懂不。”真是的哪有這樣對待功臣的。

“你出來就是為了數落我的是嗎?那你還是回去吧!”

“別,雖然您不太講究,誰讓咱是神獸呢,不會計較這種小事的,我給你們提個建議啊,要不讓他們兄弟仨一起成親吧,這樣你們忙乎一次就能娶回三個新娘多好啊!”

季家人從來沒聽說過兄弟同一天成親這種事,季暖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她是沒意見,就怕幾位新娘和爹孃無法接受。

古淑珍琢磨了一下:“說實話,一想到要張羅三場婚事我也發愁,要是能給他們三對在同一天完婚的話,大家都省事了,就怕人家女方不同意啊!”

周家這邊應該沒什麼問題,季暖問三哥相看的那個姑娘叫什麼,是哪家的,古淑珍告訴她那個姑娘叫林桂芳,是銀灼一位朋友的妹妹,聽說那個人也在宮裡當差,是個四品帶刀護衛。

這個銀灼行啊,陌懷禹告訴季家只要那個人在宮裡當差就好辦, 季家想什麼時候給三個兒子成親,想分別舉辦婚禮還是一起成親,準備起來就行了。

“這次古良城之行多虧有二哥。四哥和六哥幫襯季暖,所以他們成親的花銷我和季暖包下了。”

古淑珍和季瑞年不肯,三個兒子成親滿打滿算有一萬五千兩銀子足夠了,這些銀子季家還是出得起的,怎麼能讓皇上出呢!

“這些銀子我來出,這些年我的生意可不是百做的,我自己已經攢了六萬多兩銀子了。”貨真價實小富婆一枚,季暖自己也覺得挺驕傲。

“你的銀子不能動,等你成親的時候都置辦成鋪子或者買成田地帶著。”這是季瑞年內心真實的想法,並不是因為陌懷禹在身邊站著才這麼說的。

季家人顧慮太多,多的讓人心疼:“季叔季嬸,你們這次捐獻了那麼多糧食,據我所知季暖後來把空間裡的存糧都拿出去了,就衝這份情誼,衝著你們為大祁做的貢獻別說讓我出三五萬兩銀子,就是十萬都不多。”

季瑞年和古淑珍還是不肯收,他們怕陌懷禹多想,更怕那些大臣知道以後又拿這件事做文章。

“我說這件事不急哈,爹孃快去休息吧,我和陌懷禹進宮了,明天再回來,對了爹孃囑咐家裡下人一聲,出去千萬別說我回來了。”這件事還不能傳出去。

進宮以後季暖催陌懷禹去休息,她也累了想早點睡,見時間不早了,陌懷禹和季暖道別回了自己在空間的住處。

早上陌懷禹給季暖做了早飯,帶著空間去上早朝,他特別貪戀季暖在身邊的那種踏實、滿足的感覺。

懷揣著喜悅的心情陌懷禹腳步輕快地坐在龍椅上,成叔詢問大臣們可有奏摺呈上。

穆尚書出列:“皇上現有瑾泉縣彎月溝村民季寶金狀告季國公一家不贍養老人,自己家有錢以後就想和老家親戚,特別是親生父親劃清界限。

季小姐更是不止一次辱罵祖母祖父,嘲笑親叔叔,這次更加過分還把祖母毒啞了,這些事情要是季小姐做的話那就太過分,這種人怎麼可以做皇后,做天下女子典範呢!”文臣大多贊同穆尚書的話,武將大部分站在吳家兄弟一邊,不願意相信季暖是那種人。

陌懷禹在龍椅上發出笑聲:“真巧,這件事朕還是有些瞭解的,季國公早就和彎月溝的人斷親了。原因主要有兩點,當年季國公作為家裡長子,為了救弟弟被大樹砸折了腿,在那種情況下被迫分家,被後母攆出去相當於淨身出戶,他們兩家從那個時候起已經斷親了。

還有我家皇后差點被後奶奶和親叔叔給扔到山上喂狼,試問各位愛卿,你們有這樣的親戚,能好好相處嗎?”

吳訊站出來:“季家的事情我也知道,即便季國公一傢什麼都沒得到就被分出去了,他們家老爺子和那個繼母也沒放過他們,總是過去找茬,只要不答應他們的條件就又吵又鬧。他們的人品你可以去彎月溝走訪一下,是不是像皇上和我說的一樣。”

他們當然派人去彎月溝走訪了,儘管百姓一邊倒的站在季瑞年家這邊,穆尚書、邱大人他們還是寫了奏摺準備參季暖一本,還派人到坊間散播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