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只是單純的愛好。

接觸這類人群越來越多,華恆也忍不住產生憐憫之心。

某日喝醉了,他忽然就生出想要將這些人的故事記錄下來,讓所有人都知道的衝動。

大學畢業後,他用自己全部的積蓄開辦了《關愛》。

可以說,他開辦《關愛》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的去了解這些人,如果有人因為受到觸動,更愛自己的人生,亦或者願意捐贈自己的一份愛心去幫助這些人,再好不過。

從頭到尾,他都是將《關愛》當做慈善事業在做,不求盈利,只求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早些年,國內最著名的一張福利院被丟棄的殘疾孩子的照片紅遍大江南北。

那張照片,就是《關愛》的第一刊封面。

三歲的孩子,有著一副畸形的身體,碩大的腦袋,身體卻瘦小的只剩皮包骨。

因為骨架太小,雙.腿承受不住整個身體,他只能躺在床上。

可那雙眼睛,卻充滿了寄翼,以及對未來的嚮往。

明明很痛苦,可他臉上的笑容,卻是從未有過的甜。

那張照片,觸動了無數人的心。

《關愛》大火,有無數的愛心人士捐贈資助了雜誌裡出鏡的福利院的孩子。

最初的時候,華恆卻是靠著《關愛》幫助了許多人。

誰都不是救世主,一次兩次或許可以堅持。

一旦時間長了,誰都會煩。

再加上電子科技的興起,願意花錢買雜誌的人越來越少,頭兩年收入和支出還能勉強持平,到了後來已經是虧損狀態。

《關愛》成立五年,最後的三年,完全是華恆用老本在維持。

說到後面,這個溫潤的男人已經是眼角含淚,聲音如鯁在喉。

其他人也陷入了沉默中。

“其實,無論你們參與還是不參與《關愛》,我都決定將《關愛》停刊了,只是最後一期,我希望能像最初《關愛》一鳴驚人那樣,來個轟轟烈烈的收場。

以後,我也不會停止我的慈善事業,我相信,就算沒有《關愛》,也還有許許多多和我一樣的人,只是,換個方式繼續這份事業罷了。”

抹去眼角的淚,華恆露出一抹燦爛的笑。

這是他最後能為慈善事業做的一件事。

一席話,觸動人心。

“你現在手頭一分錢都沒有了吧,你要怎麼支付我們的拍攝薪酬?”

柏聿目光灼灼看向他,質問道。

臉上閃過一抹尷尬,華恆嚅了嚅唇,啞聲道,“我準備把四合院賣出去,這筆錢,足夠支付你們的拍攝薪酬,剩下的錢,我會全部捐贈出去……”

“這不是你祖上留給你的唯一遺產麼?”

簡再再問。

“相信,如果祖上知道我的做法,也會支援我的,不說這些感傷的話題了,我帶你們參觀一下我的作品集?這些年,我走遍了華國許許多多的角落,拍下了許許多多有趣的照片。”

這就是華恆請他們來家裡的主要目的。

他希望他們在看過照片以後,多少能有些觸動,答應他拍攝最後一期《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