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所言極是,然吾認為,能夠對抗蘋果樹之物並不存在,亦無法研發而出,即便是我等耗盡千載,怕也只是浮夢一場。”

年輕的墨家子弟說道,他實在無法想象,破壞力這麼大的東西一旦使用,還能有什麼東西可以抵擋的住?

長者笑笑,道:“正面抵擋確有些虛妄,然,若是可以造出干擾其既定方向,使其在空中忽然不受控制,甚至是折返其域之物,讓各域雖有此物,卻終其世代不敢使用,如此,不亦可阻擋此類事情發生?”

江逸沉下心來,思考著長者建議的可能性,他並非科技方面的專業人士,但仔細想想,這事沒準還真可能實現。

只是,這也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墨家弟子雖有此心,但也不是春秋時期的文明可以做到的,江逸猜想,哪怕是現代,要想實現這樣的技術,怕是也得再過幾百年往上。

“未來鉅子既已回到春秋,又何必再到未來呢?以你之所學所知,外加此等特殊能力,若是能長留墨家,墨家之科技必可突飛猛進,未來定能實現如此夙願。”

墨家長者意味深長地看向江逸,這幾天從江逸的口中,大家基本都知道了他在未來的一些遭遇,同感義憤填膺。

江逸說道:“晚輩有一事不解,還請先祖明示。”

“你說。”長者點頭。

“後世有無數人覺得墨家不該存在,即便在這個時代,你們也飽受爭議。”

江逸和五位墨家長者走出機關城,來到高山流水之間。

眾人浩立於高山之山,聽流水嘩嘩,聞鳥語花香。

江逸自覺,還有很多不明白的事,但諸子百家之中,似乎只有墨家才能給自己答案,他有條不紊地說道:

“弱國之君在國弱時都會期待你們出手相助,可當弱國之君強大之時,他們便會將墨家視作心腹大患,墨家可以說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受待見——”

“你們遭受的非議比晚輩多得無法估量,你們所受之排擠堪為歷史之罪,甚至到了國君必須將你們一網打盡之地步。”

“反觀其他百家,他們或為各國君王之座上賓,或到哪裡都備受百姓推崇,唯獨推行兼愛的墨家卻是君忌民猜。”

“面對這樣的差距,難道你們心中真無落差,真沒有動搖過自己的信仰嗎?”

這一次,江逸沒有選擇對話先祖墨翟,墨翟已為聖人,聖人之心常人雖然可能理解,但基本不可能感同身受。

因此,他想要聽一聽這些在歷史中並沒有留下姓名的先祖們的想法。

年齡最大,約莫七十高齡的長者佝僂著背,拄著柺杖說道:“百姓們並不明白,不是墨家需要百姓,而是百姓需要墨家。”

“儒家雖然提倡仁愛,但在吾看來,歸根結底是先君後民、先己後外,這在如此時代,說來倒是無可厚非。”

“但,若事事都先己後外,而失去公允兼愛之心,這個世界會是何等模樣?”

長者說道:“墨家認為儒家有存在之必要,但亦有其不足之處,其最大不足便在此處,墨家的存在,就是要讓百姓們知道,應當兼愛於天下。”

“若是富商對自己人倍加恩寵倒也無可厚非,但若各國之臣亦是如此,事事都讓自己人優先,那天下那些沒有人的百姓又當如何?”

“墨家的存在,就是要讓此類事情少一些,如此,百姓們才能有公平公正的好日子過。”

“至於百姓的好壞,誰又能分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