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 厄運專挑苦難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逸說道:“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先祖剛剛擔任臨安知府,就得到了朝廷投降的訊息,雖然在這之後,您升職成了右丞相兼樞密使,但要執行的,卻是一件您最不願做的事情——”
“議和。”
江逸也不知道宋廷是怎麼想的,明知文天祥是主戰派還讓他去議和,這不明擺著噁心人麼?
“嗯,但我豈是會求和之人?”
文天祥憤然道:“朝廷和元人想以此羞辱我,我偏不讓他們如意,到元軍軍營之後,我與元軍主帥大吵了一通,氣的元人把我抓了起來。”
說到這事,文天祥的怒意消散了不少,那是他最解氣的一次,他用自己的骨節向元人證明了,想要靠這種方式來羞辱大宋的報國之士絕無指望!
到頭來,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後來,我帶著的侍客連夜逃到了真州,苗再成出來相迎,他告訴我說,兩淮計程車兵足可以興復大宋,只是二制置使有些矛盾,不能同心協力。”
“言外之意,就是若能團結他們,大宋即有希望。”
文天祥說道:“那時,我以為我看到了大宋復興之希望,便問苗再成,這個計謀從何而來。”
“苗再成告訴我說,現在的當務之急,乃是約淮西兵趕赴建康,他們必然全力以防禦淮西之重兵。”
“他要我指揮東面各將帥,以通州、泰州兵攻打灣頭,以高郵、寶應、淮安兵攻打楊子橋,以揚州兵攻打瓜步,再由他自己率領水軍直搗鎮江,雙方再同一天大舉出兵。”
江逸怕觀眾們聽得一頭霧水,便讓時空之鏡顯現出了大宋時期的地圖。
文天祥指著圖上的位置說道:“灣頭、楊子橋都是沿長江的脆弱之軍,當地的百姓渴望宋軍收復,既有民心之基礎,亦有作戰之實力,因此,只要我軍攻打他們,必能取得大勝。”
“而後,苗再成建議我軍從三個方向進攻瓜步,他再率兵從長江水面中以較少計程車兵佯攻,就算是一位極有韜略的軍事也無法預料到此舉。”
文天祥手指瓜步,揮斥方遒:“拿下瓜步之後,東面宋軍就可攻入金口,西面士兵即可收回金陵,威脅折江的後退之路,如此一來,必可生擒元軍大帥。”
文天祥把當年的計劃一口氣說了出來,幾乎沒有任何停頓:
“我聞言之後大覺可行,便親手寫信給二位兩個制置使,派遣使者四面聯絡,而後親入揚州。”
“呵呵……”
說到這時,文天祥忽地一笑:“當時,有逃兵和二位制置使說我是去勸降的,這二人雖然心不和,但仍然心繫大宋,便派苗再成來殺我。”
“這也就是派了苗再成,若是換了另一人,我早死矣。”
文天祥有些慶幸的說道,江逸也為此鬆了口氣,兩位制置使顯然不知道苗再成和文天祥的關係,最終,苗再成還是不忍心殺他,只把他關在了門外。
江逸想了想,苗再成雖然很少為後人所知,做的事也算不上是改變了整個歷史的洪流,卻無疑讓大宋多了一個可圈可點的英雄。
“這苗再成也真是的,明知道自己給文天祥出過主意,怎麼也不跟制置使說下呢,簡單的事情硬是變麻煩了。”
“樓上你傻啊,現在看苗再成不過也就是個手下而已,而且這主意他不敢對制置使說肯定是沒怎麼被看重,只能讓文天祥先祖來實施罷了,這種情況他怎麼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