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和如今大部分觀眾所想不同的是,文天祥在接到詔書後說道:

“朝廷,乃是我大宋的朝廷,豈容外族肆意踐踏?”

“如今陛下年幼,尚不知事,奸臣當道那並非是陛下的過錯,所以這王,我們必須勤!”

“知府,可是這賈宰相和您的關係向來……”

管家欲言又止,他不支援文天祥去冒險,就算救了天子又怎麼樣,能不能得到功勞尚且不說,會不會受猜忌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若是您真的可以召集到兵馬,以賈丞相的為人只怕會更加忌憚您,若是您勤王失敗,只怕會有去無回啊……”

這種關頭,有幾個會去勤王?

管家終究沒把這話說出口,他了解文天祥的脾氣,剛才能說的,已經是自己的極限了,再往下說,這位知府怕是會拿自己的人頭祭旗。

“救國於危難,何談個人生死,難道你不知道金人的下場嗎,難道你想讓讓我們的百姓也受到這樣的苦楚嗎?”

文天祥怒道,他大喝道:“陳繼周!”

“在,知府!”陳繼周聞聲進堂。

“號召群裡的志士團結起來,再聯絡聯絡溪峒蠻,與我共同勤王!”

文天祥一聲令下,陳繼周立馬照辦。

他再喊道:“方興!”

“在!”方興走上前來。

“令你召集吉州士兵,與我共同勤王!”

這一刻,文天祥身上雖有文人的儒氣,卻不失統帥的魄力,他不再像是那個動不動就捧起書來看的讀書人,一言一行皆讓人不敢違逆。

畫面一轉,大宋文人,文天祥披上他的戰甲,站在了城門樓上。

城樓之下,是他令人號召起來的義士,足足有萬人之眾!

“諸位將士,如今元人南下試圖滅我大宋,後金的結局猶在昨日,如此次,我們不能趕出元人,我們的父母兄弟、兒女孫女,都將永無寧日!”

文天祥“砰”的一聲拔劍而出,烈日之下,陽光照射在他揚起的劍上,劍身泛出璀璨的銀光,奪目逼人。

“我們,能讓自己的後代蒙羞,生活在壓迫之下嗎?”

“不能!”

“不能!”

“不能!”

陣陣吶喊響徹天地,所有志士皆義憤填膺,他們本就志在抗元,聽到文天祥的話,更是覺得必要和元人誓死抗爭。

“誓死追隨文知府!”

“誓死追隨文知府!”

“誓死追隨文知府!”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繼而所有人都齊聲吶喊,每個人臉上都充斥著要殺人的兇光,手裡的兵器拽得緊緊。

文天祥走下城牆,騎上戰馬,來到了萬軍之前,再拔出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