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賽靈隱(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時朝中,沒有一人敢非議。”
這話一出口,觀眾們就知道,當時的宋廷是怎樣不爭了。
江逸長嘆一氣,心頭好似有顆巨石壓著。
就像嶽鵬舉不能不生在趙構時期一樣,文天祥似乎,也不能不生在理宗時期。
“在所有人都低頭懼怕,畏敵如虎之時,是當年僅僅還只是一個判官的您上書,不僅力爭主戰,反而以下官之資,請求皇帝斬殺董宋臣,一統御外之心!”
江逸隻手一揮,時空之鏡上,出現了年輕時的文天祥,面帶俊容,奮筆疾書的模樣。
“臣啟陛下,宦官董宋臣妖言惑眾,以一己之私慾矇蔽聖聽,其心可誅。
元軍雖三路南下,然只要我大宋軍民一心,敵軍未必不可退,今大宋已入南境,再往南遷又當何處,董宋臣懼敵如鼠,因而胡言亂語。”
“他退且可偏安,然宋廷再退,則必將讓敵人以為,我宋廷無戰之心,更無戰之力。”
“一旦如此,元軍士氣必漲,而我軍士氣必弱,文武百官更將望風使舵,江山必危,陛下恐將陷入兩難之境,臣雖位卑,但不可不言。”
“故而,臣啟陛下,立斬董宋臣,對內對外,皆展現我大宋必將死戰之心,將士見之必士氣高漲,元軍見之雖不至於退卻,卻必不敢輕我大宋!”
一字一句,真真切切,江逸看著上面的文字,想先祖多少還是寫的比較保守了,皇帝何止是陷入兩難之境,簡直就是玩火自焚。
“陛下,文天祥在冤枉老奴,老奴一片赤膽忠心,心中無時不刻不惦念陛下,不想著為您分憂啊。”
文天祥的上書被送到皇帝面前,董宋臣瞧後心神大亂,這裡面說的有理有據,乍一想的確如此,一旦皇帝聽了,那自己可就人頭不保了。
“朕自然知道你的忠心。”
宋理宗平靜地看了董宋臣一眼,自己這位心腹想的什麼他當然清楚,只要自己好過,他才會好過,更重要的是他絕對忠誠。
“你說不出文天祥這般見解,但朕只需知曉的忠誠便已足夠,這天下,只有朕想斬你才可斬你,外人如何請命,皆可無視。”
宋理宗把文天祥的上書甩到了一邊。
在這個時期著名的亂朝四人:閻貴妃、馬天驥、丁大全、董宋臣之中,他最寵愛的是閻貴妃,保的最久的,就是董宋臣。
這一年,有人彈劾過宰相丁大全和董宋臣,宋理宗只把丁大全給罷免流放。
在流放過程中,丁大全直接被押解的將官擠到水裡面溺死。
閻貴妃,不但自己奢靡浪費,更是插手朝政,殘害忠良之臣,雖然在妖后妖妃榜上排不上名,但也可以說是首屈一指。
當然,這其中最最關鍵的,還是宋理宗這個和後期玄宗一樣的人慾望上腦,導致早就失去了明辨是非和愛國愛民之心。
當年,閻貴妃想修建一座功德寺,宋理宗不惜動用國庫,耗費巨資,直接派遣吏卒去各大州縣蒐集木材,為其修功德寺。
一時之間,本是用來保證民生安全的吏卒幹起了搜刮木材的勾當,導致老百姓不得安寧,後來他甚至想把靈隱寺前的晉代古松給砍了。
幸好,那時候的住持是真有兩把刷子,他寫了這麼一首詩:
“不為栽松種茯苓,只緣山色四時青。老僧不許移松去,留與西湖作畫屏。”
宋理宗見狀,這才令人收起了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