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只有徐福?(第1/2頁)
章節報錯
“後世啊,你可多翻翻你們的史書,可以看看,多少英雄出在亂世和弱世之後,而再這樣的世道出現之前,也還有英雄。”
文天祥說道:“如秦自穆公稱霸,然在孝公之前少有明君,導致雖有霸秦在前,秦民仍無角逐天下之實力,以至輪流到被六國瓜分之地步。”
“可難道穆公知道這些,他就不會帶領大秦稱霸了麼?”
“孝公知道穆公的後世不爭,面對如此不爭,他同樣也會擔憂自己之後,後世還會不爭,但他會因為害怕這些,就不去強秦麼?”
文天祥兩大反問響徹直播間,觀眾們聽得入了神,許多觀眾一時間沒能梳理過來,不知道文天祥在說什麼。
可當仔細想了想之後,又發現其中蘊含了怎樣的道。
“文天祥先祖說的對啊,許多先祖都會考慮我們後世,他們也都知道後世很有可能會像以前出現過的弱世那樣不爭,但他們還是選擇了要創造一個強大的時代,這就是秦皇漢武之心!”
“沒錯沒錯,先祖們的雄韜偉略,是不會因為我們後世的強弱而產生動搖了,始皇帝知道有些後世不爭,但他肯定還會去開天闢地,漢武帝知道後世可能崇洋媚外,但該打的他還是會打。”
觀眾們越說越起勁,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發現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心中之志,不以任何人而轉移,哪怕是知道自己要造福的後世最終可能不爭,他們依然會站在群山之巔,依然會和當世的頑疾抗爭到底。
甚至,開創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時代!
就在觀眾們熱血沸騰之時,直播間裡,江逸開口說道:“先祖所言極是,在華夏曆史上橫空出世的那些人,又怎麼會因為後世如何而動搖呢?”
“在晚輩看來,秦皇如此,漢武如此,他們兩者無疑成為了華夏史上的兩大分水嶺,一個是橫強之始,一個是出鞘之利。”
“他們就好像是一個傳說鑄劍師,和一名絕頂的劍客。”
“鑄劍師造就了一把擎天巨劍,始用此劍橫掃六國,南征百越,北退匈奴八百餘里,以一劍之力,定華夏最初之一統格局。”
江逸隻手一揮,時空之鏡出現了各國分裂時的金戈鐵馬和民不聊生的畫面,騎兵步兵在充斥著鮮血的戰場上發出怒吼。
無數戰馬前蹄抬起,發出長鳴,各國百姓的兒子,無數個家庭的頂樑柱騎於馬上生死相搏,不敢有絲毫懈怠。
畫面一轉,年輕始皇帝振臂一揮,大秦鐵騎橫掃六國,以政和經濟上的策略先利六國之民,輔以戰爭,最終造就一統之天下。
畫面中的那個男人只出現了一瞬,但那一襲黑龍袍和肅然如出海黑龍的相貌和氣質,無不烙印在世界觀眾心中。
然而,輝煌只出現了一瞬間,時空之鏡上,出現了胡亥和趙高,大秦天下不得不分崩離析,好在,格局已有。
民心……向合!
與此同時,江逸的聲音繼續響起:
“後鑄劍師之子不肖,難以維劍,禍國殃民,便有劉邦項羽橫空出世。”
畫面之中,劉邦和項羽分領兵馬逐鹿中原。
“然江山在不肖子手中百廢待興,故而自漢高祖始,華夏如潛淵之龍,伺機而動。”
“及至始皇之後,又一絕頂劍客修武習文,在文景二帝創下之基礎上悍然拔劍,自那以後,華夏對外整體格局攻守異形。”
畫面之中,漢武帝一席黑袍坐於朝堂,霸氣之聲響徹古今:
“寇可往,我亦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