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你在想什麼呢?”旁邊,另一個女老師見她一臉憂鬱,問道。

劉老師扭頭說道:“我在想,梁老師說的那種改作業的方法到底行不行……”

她把這個方法跟張老師說了一遍,張老師是個從教多年的老師了,很多事情都比她這個年輕老師有經驗。

張老師聽後,說道:“梁老師說的對,現在很多人總是想著給自己減負,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啊,減負不是說要把自己的職責減掉,那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我個人覺得啊,我們的老師的職責就是了解孩子們的長短、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關注孩子們的學習需求和心理需要,對孩子一視同仁等等,都是我們要做到的事情。”

“我們雖然是義務教育,但發給我們的工資也是出自每個公民交的稅啊,且不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光就我們這個職責的特性,就註定了我們得多為祖國的花朵操點心,這不僅僅是對孩子,也是對國家和家長對我們人民教師的信任負責。”

“那你說,我要不要自己改呢?”劉老師猶豫道。

張老師笑著說道:“如果你沒到一眼就能看出孩子學習深層毛病的境界,我建議你自己改改,等你有了豐富的經驗之後啊,孩子是哪個環節沒有學好,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了。”

“改作業不是一個枯燥的活,它能發揮出梁老師給我們說的那種作用,只是有些老師不會這麼想,認為誰改都一樣,這樣我們也不好說什麼,畢竟各行各業都有這種現象,有人當飯碗,有人當使命。”

“當然也不排除有人確實經驗老到,一眼就能看出問題,這種老師確實有幾把刷子,那是人家真的有水平,咱無可厚非。”

“但如果你沒到這境界,又想成為一個更好更負責的老師,我建議你還是多自己去改,嘗試設身處地的瞭解一下孩子們,再對症下藥,這樣,班級的整體成績一定會提高。”

“我知道了,謝謝張老師。”

劉老師笑著說道:“那以後,我就不讓家長們改作業了,我要試試你和梁老師的方法,把孩子們成績提上去。”

“好,有什麼不懂的繼續問我。”

張老師由衷欣慰的笑了笑,拿起筆,趁著課餘時間,繼續給孩子們批改作業了。

此時此刻,華夏各地,基本都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許多老師開始反思自己在教育上是否存在類似的問題,一些老師思考再三,決定採用梁老師說的那種辦法試試。

一些老師想了想,還是認為讓家長批改比較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為什麼一定要按照別人的來呢?

但不管怎樣,這一晚,還是有許多為了生活本就頭疼腦熱的家長們,像是獲得了新生。

他們往後,只需要督促孩子完成老師佈置下來的任務,讓孩子聽老師的,按照老師的步驟走就行了,這是他們在家庭教育中必須做到的環節。

至於其他的,有那個條件和知識的,會主動幫自己的孩子輔導。

沒有的,就讓孩子多自己學,除此之外也沒啥好辦法。

當一些家長群裡,發出家長只需監督,不需要再對答案去批改作業的通知時,許多家長終於鬆了一口氣,在家長群裡紛紛回道:

“收到,辛苦XX老師,多謝!(鮮花jpg)”

……

雲三小學,梁老師的丈夫和一些村民騎著摩托,從離這最近的村子裡拉來了午飯,雞鴨魚肉之類的一應俱全,很快擺在了拼在一起的課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