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活這一輩子真是沒用,就沒有為兒女做過什麼!

我這一輩子都窩窩囊囊的,到老了還在拖兒女的後腿!

“甜甜,去給媽媽倒杯水。”

女人衝自己六七歲路過的女兒說道。

“不去!”女兒十分厭惡地說。

“媽媽這麼費心地培養你,你連水都不給媽媽倒一下嗎?”

“不去!”

時空之鏡出現快閃,女人不管讓自己的女兒幹嘛。

女兒都十分不耐煩,哪怕只是舉手之勞,她要麼乾脆不幫,要麼就敷衍地幫,經常還會像媽媽衝爺爺發火一樣,衝媽媽也發起大火。

女人無奈,感慨自己這一生命怎麼這麼苦,包括她的兒子對她也是這樣,她壓根想不出來原因,只覺得兩個孩子不懂事。

觀眾們作為局外人,十分明瞭地看出,事情的起因就在於孩子的耳濡目染,和她身邊的戾氣。

可是,當觀眾們靜下心來,卻發現,好像也沒有什麼資格去說女人。

換了大部分人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真正能夠做好,能夠對老人家一點火也不發的能有幾人呢?

各有各的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這些經歷決定了他們很多時候都會無能為力。

控制情緒?這個事情,飽讀詩書的人尚且做不到,更何況是一個在苦難中不斷內耗的人呢?

可是我們也沒有辦法去說這位老人家沒用。

他的確已經把所有能做的都做了,不是他不想讀書,不是他不想識字,不想能夠為兒孫們多做一點,是他實在已經沒有其他能做的了。

唉,苦啊……

許多觀眾看著看著,分明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眼淚卻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嗚嗚嗚,我想爺爺了……”

螢幕前一個小女孩不自禁地哭了出來,想起了自己去世的爺爺,她眼淚汪汪地看著旁邊的媽媽說:

“媽媽,媽媽,以後不要兇爺爺了好不好……”

“爺爺他,爺爺他不是不想對丫丫好,他只能老了累了……”

“丫丫相信……丫丫相信爺爺要是還能再年輕幾歲的話,他一定會願意去做事情,一定會願意拿出所有的錢來對丫丫好的……”

“丫丫……丫丫不要爺爺的壓歲錢,丫丫只要爺爺健康快樂,丫丫只要爺爺好好的,嗚嗚嗚……”

丫丫撲在媽媽懷裡泣不成聲,媽媽跟著流淚,拍著丫丫的背,哽咽著說:“好……好,丫丫,媽媽以後不說爺爺了。”

“媽媽知道,爺爺一定是想對丫丫好的,要是哪輛車敢撞你,爺爺一定也會是願意為你拼盡全力來保護你的那個人。”

女孩媽媽痛苦不已,她想起自己公公其實並不壞,只是偶爾迂腐了一些,只是自己經常會覺得他沒錢,沒有家庭做過些什麼。

可她現在想想,這一切又怎麼能怪公公呢,他不是不想,不是有能力不幫,也不是整天遊手好閒,也沒有在外給家裡生過是非。

他只是一個實在沒有能力,只能用一雙眼睛看著子孫們幸福的老人啊。

她哭泣著,從茶几上拿出手機,給老公打去了電話:“老公啊,把咱爸,接到城裡來住吧,或者以後我們每個月都回去看一看他。”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女人幾乎是吼了出來,她渾身顫抖著,想起了自己的爸爸。

如果自己的爸爸晚年經常被兒媳婦兇的話,她一定會心痛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