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李廣難封(第1/2頁)
章節報錯
“吃一口好飯,此是小事,但此等小事於當年之我而言,卻可壞我大事。”
眼看著好友的飯發黴腐臭,范仲淹冷靜說道:“因此,後世若要問老夫,大事重要還是小事重要,老夫的回答是,小事不成,何以成大事?”
“如我家境貧寒,卻無法忍受飢餓貧苦,又如何能夠衝破桎梏?”
“人一旦嚐了甜頭,便極易迴歸貧苦,老夫深知,當年之我,如若品嚐到那般美食,心思便會不在靠讀書改變命運之上,會總是想著要吃好的食物,以此分心勞神,卻求而不得,如何能成大事?”
范仲淹從草地上站起身來,往林中深處走去。
江逸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草根,緊隨其後。
“先祖此言,和窺一斑而見全豹,見微知著等等國學智慧不謀而合。”
江逸走在側後方,說道:“後世有許多好高騖遠之輩,他們分明一無所成,小事都沒有做好,卻總想著有朝一日可以打破現狀,成為人中龍鳳。”
“一個人有志向並非壞事,壞就壞在,他們分明不積跬步,卻想致千里,他們分明不積小流,卻想成江海。”
“嗯,莫說是後世,就是大宋也不乏如此之人。”
范仲淹嘆息道:“朝廷那些臣子,他們何嘗不是如此?”
“他們認為,我們一出手,就必須得把敵人給打趴下,沒打趴下就是不行,根本無戰略可言,殊不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但他們寧願發動一場壓根不知深淺的大戰,也不願意去了解敵人。”
“在他們看來,瞭解敵人是小事,打敗敵人才是大事,卻不知道,若不瞭解敵人,又如何能打敗他們?”
范仲淹仰天看去,下午的陽光透過密密麻麻的樹葉照射進來,他的臉上寫滿了悵然:“霍將軍當年遠擊匈奴,便是帶了許多原來匈奴那邊的將領為嚮導。”
“如“宜冠候”高不識、“輝渠候”僕多等,他們原本皆為匈奴之臣,霍將軍卻不避諱“華夷有別”之思想,善於、敢於使用大量有匈奴背景的將官士兵,這才使得霍將軍無論是對於地形,還是對敵人的瞭解程度,都比其他人更勝一籌。”
“大漢也不乏戰將,為何霍將軍能夠到達狼居胥山、衛青將軍可以直導匈奴的祭天聖地,許多將領卻總是迷路?”
“這其中關鍵便在於,有人覺得,知曉匈奴內部地形乃是小事,俘虜匈奴人做嚮導亦是小事,他們自傲,認為只要自己率領了大漢鐵騎就可以在匈奴草原戰無不勝,就一定可以找到敵人的部落和王庭。”
“但霍將軍,覺得這件小事並不小,他成功利用了敵人俘虜,成功發動了一次次漂亮的閃電之戰,讓匈奴漠北無王庭!”
范仲淹氣宇軒昂,提到霍將軍的時候,整個人的眼睛都在放光。
霍去病,武將的標杆,沒有任何一個武將說起他會不為之動容,沒有任何一個華夏兒女談到他會沒有濃濃的自豪感。
“後世,老夫問你,在霍將軍時期,抓個匈奴俘虜,事大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