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老楊將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唉,澶淵之盟雖然給宋遼之間帶來了長達百年多的和平,但直接影響便是,遼人越發看不起我們宋人,把我們當成了想宰便可以宰的羊羔。”
范仲淹嘆氣道:“為此,老夫一直主張對待外族絕不可手軟,必須利用築城修寨進行積極防禦,確保敵人打不進來,而後尋找機會反攻。”
“後世推測,造成宋朝之所以畏敵如虎的原因就是雍熙北伐的失敗。”
江逸跟著說道:“這場發生在宋太宗趙光義時期的戰爭,是為收復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遼人的燕雲十六州。”
“宋太宗當時派遣二十萬大軍分兵三路伐遼,最初三路大軍獲得了勢如破竹的勝利,收復了不少失地。”
“雍熙北伐……”
范仲淹聽到這四個字,心中不由倍感失落:“這一戰後,大宋的皇帝和文臣就被打怕了。”
“當年,西北路軍米信部新城會戰失利,東路軍曹彬又在岐溝關被遼國名將耶律休哥擊敗,宋太宗不得不急令宋軍三路大軍撤退,並讓潘美、楊業統率的西路軍護送百姓內遷。”
“可惜監軍王侁【shēn】和主帥潘美指揮失誤,且怯陣先退,致使斷後的楊業將軍陷入重圍,楊業將軍一部孤軍奮戰,最後負傷被俘,絕食三日,壯烈犧牲……”
范仲淹眼角泛出熱淚。
江逸和觀眾們注意到,范仲淹提到了楊業兩個字。
“楊業?那不是楊家將裡面的人物嗎,是真實存在的?”
“樓上你這都不知道,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
“楊門女將是不是真的我不敢確定,但楊家將那可是確實存在的!”
“我之前也知道大宋存在楊家將,但沒想到居然是宋太宗和宋真宗時期的,現在也算是漲知識了!”
許多觀眾默默地說道,可一聽到楊業竟然和大部分影視劇裡的結果一樣,都是壯烈犧牲,大家又忍不住嘆了口氣。
唉,這個時候的宋太宗,還算是有點骨氣的,想要收回燕雲十六州。
可惜,潘美和王侁這兩傢伙實在是太不道義了,壓根就不顧及楊業的死活,導致一代名將就這麼隕落。
雖說歷史上的潘美倒也沒有影視劇中的潘仁美那樣不堪,也是妥妥的開宋元勳。
但,潘美在楊業這件事上的確出了重大差錯,先是判斷失誤導致損兵折將,再是提前撤離了和楊業約定殲敵的地點,把楊業徹頭徹尾地賣了。
楊業,一個對華夏觀眾而言,只活在影視劇形象中的人物。
那麼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既然對話到此,又怎能不讓觀眾們一睹楊公之威?
江逸心念一動,時空之鏡驟然變化。
一行文字緩緩出現,告訴了觀眾這一段的背景:
“雍熙三年(986年),在曹彬的部隊出師不利,宋真宗下詔各路軍馬撤軍,並命令潘美等人在撤軍之時,保護朔、朔、雲、應四州的百姓遷徙到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