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局面依然在繼續,許多外域人都來找機場人員討要一個說法,機場的回覆是通告上已經說得清清楚楚,卻還是遭到了不少辱罵。

當然,也有一些素質較好,尊敬我們華夏的,機場人員也都以禮相待,照實回答問題,有什麼需要也都盡力滿足,盡力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

而那些素質不高,始終帶著莫名優越感開口罵人的糙米人,都吃上了幾頓免費的飯。

這一天,對這些在華夏的外域人來說,帶來的震撼是難以言表的。

這幾乎在他們心中成為了一個分水嶺。

在以前,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說著自己的語言,到了華夏依然說著自己的語言。

他們經常會在大街上看到,每當自己靠上前去,想要問路的時候,一些不懂英語的人都會神色緊張,把手機掏出來進行一波英譯漢,然後再漢譯英,想辦法說給他們聽。

這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錯覺,把我們華夏友好待客的傳統美德當成了理所當然,認為自己走到哪都應該說英語,英語就是比漢語牛逼,於是越發趾高氣揚。

當然,這並非針對所有外域人,有些素質高的外域人是會真心認為華夏人是在幫助他們,並在心底感恩會由衷道謝的,這部分得排除出來。

可那些趾高氣揚者,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華夏人居然不對著他們說英語了,看到自己走過去,他們也不掏出手機了。

自己用英文問他們,他們聽不懂就會擺擺手,然後就不會有下一步動作。

這個時候,外域人就只能自己掏出手機,來一波英譯漢,然後把漢字給路人看。

然後,華夏人就會用漢語來回答他們的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盡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會用手機錄音記錄華夏人的話,然後翻譯成英文。

這對他們來說雖然有點麻煩,但這不是一個尋求幫助的人應該主動做的麼?

就如同我們華夏人,去到外國,從來不會要求外國人要說漢語,除非是碰到本國人,否則絕不會用漢語去問別人問題,而是想盡辦法用英語去問,想盡辦法能夠聽懂他們的語言。

這是因為,我們是在別人的國家,於情於理,都應該這麼做。

但外域人到華夏來,好像就不是這樣了。

他們還是用自己的語言,反而我們還得拿出手機來翻譯他們的話,這當然也能算是熱情好客,但也可以換個方法。

就譬如,如果有一個外域人用英文來找我們問路,我們聽不懂,可以拿出手機,輸入——

“我英文不太好,你可以用XX軟體把英文轉換成漢語給我看,我用漢語和你交流。”

然後,再轉換成英文給他看看,用手比劃一下教教他怎麼用就行。

這樣的做法,同樣不失我們華夏人的風度,我們還授人以漁了。

他們只需要教這一次,以後就都會用了,再想找別的華夏人問路,就會知道自己拿出手機來翻譯,而不是在對面說完幾句英語後,就站在那等我們華夏人掏出手機翻譯來翻譯去,好像這是天經地義的一樣。

不要覺得英文不好是件不好意思或者沒用的事情,人家到我們這來,都不會覺得不會漢語不好意思,這是人家文化自信的一點。

同樣的,我們在自己的國家英文不好怎麼了,分明是你有求於我,還得我什麼都按照你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