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按照你說的辦,我回院裡會把你說的事情拿出來好好研究,看下具體是什麼樣的福利!”

戴天明看江逸的眼神簡直在發光:“你小子真的太有才了,聽你說話,我的血壓都要跟著起來了!”

“都是沈臺長培養得好。”

江逸笑著說道,這話倒也不是拍馬屁,沈萬榮雖然對江逸沒有出過什麼指導性意見,但他也給了很多自己很多便利。

“是啊,我可得給沈臺長打個電話好好表揚你!”

戴天明銳目如炬地看向江逸,心想這小子還挺通人情世故。

自己誇他,頂多也就在場幾個人知道,沒準隨口就過去了。

可他這麼一說,反而把自己的上司也代入到了被誇讚的行列,上司知道心底能不高興?

而他們呢,也能以此知道江逸是個喝水不忘挖井人的年輕一代,要是有合適的發展機會,自然而然的就會更加願意交給江逸。

畢竟,有的人喝完水拍拍屁股就走了。

有的人心裡和嘴上可能感激來感激去,但行動上一點表示和心意都沒有,轉轉頭就忘了,下次需要的時候又來,好像活該自己辛苦挖井似的。

有的人喝完水,會對旁邊的挖井人由衷道一聲謝,會時不時回報一下,也願意主動幫你一些忙。

你要是挖井人,你更願意給誰水喝?

陳老和趙老果然沒有看錯人,什麼是後生可畏,我今天算是見識到了。

戴天明心中暗暗說了幾句,掏出紙筆把江逸剛才說的一些要點記了下來。

這些東西,許多人要是願意想,沒準也能想到。

但有些事情就是這樣,恰好在需要的時候,有人已經想到,又剛好找準機會說了出來,那頭功就肯定是他的。

等事後再想到,有個什麼用呢?

華夏古今智慧之一:未雨綢繆,多看多學,抓準時機,說幹就幹。

“陳老啊,看來您這頓飯我是要吃不下去了,我現在巴不得飛回研究院!”

把重要內容記錄下來後,戴天明把紙筆放回包裡,起身就要告辭。

陳老對江逸的提議同樣倍感興趣,不由笑道:“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去研究院吃,好好吃你們研究院一頓?”

“您也去?”戴天明受寵若驚。

陳老起身,趙老跟著站了起來,江逸自然也不能再坐著。

“當然要去,我要帶江逸去你們研究院看看。”

說罷,眾人一起往院外走去。

“你不找個機會,通知一下你們院麼?”趙老玩笑道。

戴天明回道:“趙老說笑了,我們院你們去時什麼樣,那平時就是什麼樣。”

三輛紅旗緩緩啟動,江逸為了防止暴露,自個開著車,老遠地跟在二老後面。

他們走後,保姆等所有的菜都涼了,立馬放進冰箱。

這種事她早就輕車熟路,老爺子是哪怕還有一點剩菜都捨不得倒掉的那種,要不是今天家裡來了客人,他和趙老爺子也就是兩三個小菜,一瓶小酒。

別看吃得少,二老可是經常說,當年打仗連個饅頭都沒得吃,現在還能吃上幾個小菜,要是兄弟們都在該有多好。

……

車開出燕城大院十公里後,血鬼派來的探子才再次看到了江逸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