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不著急拿起選單,看向華佗問道:“先祖,您能吃辣麼?”

“中等即可。”華佗撫須道。

江逸旋即點了一份鴛鴦鍋,看到其他菜上面都有圖,心想:哪怕古今叫法不同,華佗先祖應該也知道怎麼點,這種場合當然得聽他的。

一念及此,江逸遞出選單。禮貌道:“先祖,您隨意點。”

華佗接過選單,仔細地翻來翻去,發現裡面有很多自己沒有吃過的菜,當即眼前一亮,把它們全部點了一遍。

之後,他又點了一些自己在漢朝也吃過的菜,想要以此嚐嚐後世的手藝。

點完之後,華佗心事重重地把選單還給江逸,說:“你們看看自己還想吃什麼。”

江逸遞給小橘貓,小橘貓推了推手,說了句:“隨意。”

江逸再看了一眼,點了幾杯飲料,把選單合上,遞給服務員道:“就這些。”

“好的,江先生。”服務員微笑離開。

華佗的神情一下子就不好看了,他搖了搖頭,連連嘆息道:

“後世每十人者,老夫就能看到有九個身體有恙,隨時有可能發病的,其中年輕人更是佔了大多數,長此以往,該如何是好?”

江逸解釋道:“先祖,後世管這種狀況,叫做亞健康,是指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

“詳細來說,就是指生命個體在各種疾病風險因子的作用下,離開健康狀態,開始走向疾病,但尚未達到診斷標準的狀態,又稱為病前狀態。”

“這種狀態包括了軀體性、心理性、社會適應性、道德思想性亞健康等,根據資料顯示,我們目前的亞健康人數佔據了七成。”

華佗長一臉震驚:“怎會如此?”

“為了生存和生活。”

江逸說道:“當我們從一無所有好不容易拼到可以生存下來,不用再擔心柴米油鹽時,我們就不得不再去面對生活,保住工作,擁有車子、房子、擺脫疾病、贍養父母、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等等難題。”

“可怕的是,許多年輕人幾乎得同時面對這些問題。”

江逸點到為止,打算把具體的放在下一期節目上說。

只是,哪些人物和事件會跟這些有關呢?

江逸暗自思索。

華佗聽到這裡,微白的眉頭緊皺,已經大致推斷出了後世之苦,雖然對具體的難處並無瞭解,但他行走東漢末年那個時代,見過的疾苦又怎會少?

只是,他雖然見過各種病人,但機率並沒有這麼高啊。

這是,為何?

華佗在心中不斷思考這個問題,

服務員端來鴛鴦鍋,放在桌子中間,彎腰開啟開關,火鍋進入加熱狀態。

一輛木製的推車推了過來,負責上菜的服務員把菜品放在了桌子上,放不下的就從底下放在架子上面,好讓江逸能更好拿一些。

“看來,老夫是得留下了。”

凝眉沉默片刻後,華佗突然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