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一串金色的文字浮現而出:

【北郭騷:齊國平民,頗有賢名。

他很有才幹,但並不願意出來做官,隱居於齊國都城臨淄的鬧市之中,靠賣草蓆為生。

雖有年邁的老母需要奉養,不過北郭騷仍能堅守本心,堅決不入仕途,每日粗茶淡飯,清貧度日。】

臨淄城內,和朱重八少年時期的災禍幾乎類似,齊國發生了大旱,百姓們的井裡再也打不上水,只能得過且過。

這事,放在現代來說,就是幾個城市發生了旱災,但對當時的齊國百姓而言,相當於舉國大旱。

再加上當時的交通工具,讓身處腹地的百姓壓根無法逃往鄰國,更何況鄰國也未必會收。

縱然有和齊國關係要好的幾個國家,要想把水和糧食運來也是困難重重,遠水壓根救不了近火。

再說了,今天是你齊國乾旱,過幾天會不會就到我們這些鄰國了,真正能鼎力相助的國家能有幾個?

觀眾們意識到這點時,不由更加佩服始皇帝的宏韜偉略。

想想,要是沒有他一統六國,一統文化,奠定大一統的格局,今天要是哪個地方發生災害,我們想要支援,那就是對外事件了。

或者當災害發生到我們所在的地方時,我們想要向鄰近的地方求援,沒準就得稱之為——“申請外部援助”。

我們要到鄰近的地方去,甚至還得辦個護照……

光是想想這些,就足以知曉,為什麼始皇帝雖有暴君之名,卻仍能成為公認的千古一帝了。

別說沒有始皇帝還有這個皇那個皇的,讓胡亥、趙構他們到秦第七世去試試,看能不能一統六國?

再去看看韓趙魏楚燕齊,他們得再花多少年,有多大的氣運,才能也像大秦一樣出個七世明君?

真要是這樣想的話,那跟那些被救上來的人說,沒有你救我,還會有別人救我有什麼區別?

現在,大家看到齊國這副慘狀,才真正知道,什麼,叫做福澤千年,功在千秋。

畫面之中。

北郭騷無奈地待在家中,大家連飯都吃不下去了,還有誰會把錢花在買席子上?

哪家哪戶有人餓死了,他們也只是用原本就有的席子裹一下就完事了,沒草蓆睡就睡床板。

這時候錢雖然不頂用,但萬一哪天要是有糧食了,不還得花錢去搶?

要是去晚了,沒準還沒了呢!

唉,可這樣一來,北郭騷編的草蓆就賣不出去了,他徹底斷了生活來源,母子倆眼看就要餓死。

為了母親,北郭騷下定決心,不得不去請求官府。

他聽說晏子禮賢下士,因此求到了晏子門下。

“先生,為了奉養母親,請您給我一些糧食吧……”

北郭騷低頭對晏子說道。

身旁,一個晏子門客見是北郭騷,當即對晏子道:

“主公,北郭騷乃是遠近聞名之賢士,他剛正不阿,從不結交權貴,更不會阿諛奉承。現在,他求到主公門下,必然是別無他法。他不求別人,反而求助於主公,恰恰說明了主公的品行。”

“老天,主公這詞是能隨便叫的嗎,晏子不是一方諸侯吧?”

立即有觀眾質疑道:“呵呵,典藏華夏真是不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