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當時就想著,若是咱以後得了權勢,無論如何也要善待老百姓,絕不任由地主老財和士族豪紳欺負咱的百姓!”

“是的,這就是先祖的城有所攻之一!”

江逸說道:“正因為您愛護百姓,才會有藏富於民這樣的舉措,才會有您一生修治塘堰40987處,河4162處,陂渠堤岸5048處等興修水利的壯舉,因為您餓過,所以您不希望百姓們再餓著。”

“您,也確實做到了,您讓後世唯一可以拿來詬病的地方,就僅僅只是大殺功臣!”

江逸字字斬釘截鐵。

觀眾們一聽,突然恍然大悟!

“對啊,從來只聽人說他大殺功臣的不是,卻沒有說他對百姓不好的!”

“沒錯沒錯,怪不得我聽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因為除了這個,咱朱老祖其他方面都沒啥可詬病的啊!”

“哪有十全十美的人,跟著朱老祖打天下的人雖然下場都不太好,但是朱老祖對咱們老百姓好!”

“諸位,不妨再換個角度想想,朱老祖大殺功臣,是因為怕兒孫鎮不住他們,這又何嘗不是時局所需?”

觀眾們在典藏華夏的引導下,開始思考,關於歷史人物的見解!

“不殺那些驕兵悍將,朱允炆根本就鎮不住,到時候他下達政令,功臣們因為覺得不爽就都出來反對怎麼辦?朱允炆是下令還是不下令?”

“要知道,跟隨朱老祖的那批悍將雖然能打,但心底是先有自己,才會有國家!”

“朱老祖在,他們尚且還能收斂,朱老祖要是死,再加上朱標又沒了,誰還能壓得住他們?”

“到時候大明天下難保會和明末一樣飽受戰火荼毒,誅殺他們,是為國為民不得不走的一步!”

“我倒覺得不是,朱元璋就是個兇殘暴戾的人,他完全也可以想辦法來個杯酒釋兵權啊,可是他沒有,所以不要再洗地了!”

觀眾們再次爭得不可開交,各自都有自己的道理。

就在這時,朱老祖開口了:“大殺功臣?”

“朕也想過,是否可以對他們加以仁慈,也曾想過,是否要跟趙匡胤學學,讓他們自己交出兵權。”

“但權利這種東西,人一旦染上,是會上癮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趙匡胤之所以可以杯酒釋兵權,是因為他麾下那些功臣戰將,還沒有真正享受到執掌權柄的樂趣。

但一旦享受到,再想要他們交出來,就不容易了!”

朱老祖站在眾多攝像機面前,緩了緩沉重的心緒,說道:

“上位不久就開始收權,這是趙匡胤的高明之處,但實際上,這種手段,也不過是逼武將在性命和富貴之間二選一,實際是另一種脅迫!”

“就好像他分明有十座金山,一群人豁出命為他效力,就是為了得到哪怕只是一小塊金子,結果幫完之後,卻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一碗飯!”

“咱沒有這樣做,咱給功臣們都加官進爵,寄予厚望,是真心想讓他們享受到從龍之功,想讓他們守好咱的大明!”

“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上任之後,野心就越發膨脹,越發肆無忌憚,仗著自己是開國元勳就為非作歹,結黨營私!”

“咱要是再忍,大明就跟元朝沒什麼區別了!”

“因此,咱封王給孩子們,讓咱的孩子來鎮守大明天下,讓他們的大哥為儲君,有標兒在,定能給他的弟弟們做好榜樣,並以此來震懾那些功臣貴胄!”

“這樣一來,大明不僅江山可保,百姓更可安居樂業,咱不是非要殺他們,咱已經想了制衡他們的辦法,念及的就是他們的開國之功!”

話到此時,朱老祖重重地嘆了口氣……

“唉……”

扶了扶額,他一瞬間彷彿又蒼老了許多。

心底,像是有一塊疤被揭開了:

“可惜……”

“可惜了咱的標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