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興,始皇苦?(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這,秦老爺子這才極力緩和著自己的情緒,他今年,一定要和先祖們一起過除夕!
江逸這臭小子,難道非要臨死才告訴他,這些真的是華夏先祖麼?
秦老爺子又氣又愛地回想著江逸的模樣,從前幾天,江逸可能穿越的事情被曝光之後,他就已經深信不疑了。
那秦朝爵杯,那各朝皇帝一言一字中的氣魄和形象,大多情況下都符合他對歷史上皇帝研究,之所以有少數不符合的,那也只是因為後人在研究時,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偏差。
畢竟,誰也沒有真正見過那些歷史上的大人物,縱然是秦漢明,對這些偏差也都只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認為自己想的就一定正確。
現在,居然有訊息明明白白的說,這些就是華夏先祖,想起他們還親自來看過自己,他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可恨!
可恨我沒能再年輕個十歲,否則非得找先祖們喝幾杯!
秦俑說的興,始皇苦,和秦漢明說的基本無差。
大概始皇帝,是唯一可以問心無愧的讓我們普通老百姓,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君主吧。
他的雄心壯志,無不暗藏著讓老百姓更好的心願。
他如何不知,長城上堆砌上的每一塊磚,絲毫不會影響他過的好與壞,反而會讓他揹負罵名?
但那,起碼能惠澤邊民的生活。
於是……大多犯罪的,都被拉去修長城。
況且七國大多早就修過長城了,始皇帝主要是要讓這些長城連起來再修補一下,各國加起來勞的民和傷的財,未必會比秦國少。
只是統一後,這原本七國加起來才有的數字全累加在秦上,顯得無比暴虐罷了。
外加當時秦律記載,罪犯幹活那也是有工資的事實上當時這還解決了不少就業問題,罪犯要是不包吃呢,就一天八錢,要是包吃呢,一天就六錢。
這還沒算那些非罪犯的薪酬,想必也只高不低。
秦國官方糧價禾粟一石值30枚半兩錢,秦制商鞅量1石相當於120斤左右,一枚半兩可以買到4斤粟米。
這麼一算,勞工們1天得8千,完全可以養家餬口,甚至可以說待遇還不錯,且在極大程度上解決了就業問題。
一統之後,各國士兵都不用打仗了,總不能天天靠糧餉養著吧?
可要是把他們都遣散了,哪來那麼多的工作讓士兵們找?
單就現代,科技如此發達,對外開放程度如此之高,工農商科等各行各業提供的就業崗位數不勝數,無業人員都得七八億起步。
當時的人口雖然比不上現代,但可以乾的活同樣遠不如現代,兩者抵消之下,若是遣散那麼多士兵,後果可想而知。
他們,可是封建時代的兵,一旦無組織、無紀律,動不動在哪跳蚤似的暴動一下,苦的是誰?
若是一直讓他們在軍中吃糧餉,每年白白耗費大量的錢糧,最後苦的又是誰?
再就是六國剛剛一統,心底不服和想搞事、犯罪的人多的是,總不能逮一個就殺一個。
可不殺的話,要是隻關進牢裡,那他們要不要吃飯?
他們吃的飯還不是得從百姓的賦稅上來?
這樣一來,到最後苦的又雙叒叕是誰?
和這些比起來,修長城好歹還能讓百姓和罪奴都有工資,能養家餬口,又能讓士兵們也都有事可幹,還能鞏固國家基建、護衛邊民、穩定國際形勢,提高就業率,於國於民而言,到底哪個更好?
可惜,思想、為政、戰略等各方面,都站在大氣層上的始皇帝,這一系列舉措,並不為人所理解……
或者說,未得重用的儒者壓根就不想有人理解他。
以至於在他去世後就有了……
亡,始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