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活該承擔(第1/2頁)
章節報錯
“唉!崇禎估計是我們唯一想站在他的角度也想想的皇帝了。”
“是啊,坐在那個位置,我怕我也做不好,畢竟滿朝文武大多沒啥堅定的策略,這很容易把皇帝搞得猶猶豫豫的。”
“試問,在樁樁件件,犯一次問題,就會導致搖搖欲墜的國家更加滿目瘡痍的國家大事中,又無立場堅定的治世之能臣輔佐,耳邊還有各種不同的聲音,誰又能堅定地執行一件策略呢?”
短暫的傷感之後,現代觀眾們十分激烈地交流起來。
直播只是一種手段,有所悟才是一種目的,那崇禎到底是什麼樣的?
“要知道,崇禎皇帝雖然是皇族,但他從來沒有被當成儲君來培養過,甚至還只是王爺時就險些被魏忠賢陷害,生活環境甚至比我們普通人還要艱難!”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遇事猶豫不決,搖擺不定,難道不是一種必然麼?”
“可以說,崇禎但凡越想中興大明,他的思緒就會越發複雜和小心謹慎,於是戰不敢持久,和不敢果斷!”
“他本人性格也許確實佔了一部分因素,但要說他懦弱絕不至於,他本人在還沒登基前,魏忠賢見了他也面有懼色,還常派自己的黨羽給他送一些非時花果,要真是個無能的王爺,魏忠賢何需要怕他?”
“試問,如果朱由檢接手的一個政治清明,尚有國力基礎的大明,憑藉他與民共苦的能力,是否可以成為一代明君?”
“嗯……我覺得明君還有待商榷,但最起碼不至於亡國,也不至於給後輩留下爛攤子。”
無數觀眾思緒如飛,節目前的一些小朋友們也跟著開動腦筋。
在朱元璋那期對話完之前,他們還不知道有朱由檢這號人物。
在這期彩蛋期對話完之前,他們更不知道朱由檢做了哪些事情。
現在這些他們都知道了,反而滿是興趣地激發了求知慾。
一些對這段歷史早有研究的觀眾,以典藏華夏為媒介,不斷地交流道:
“我覺得還是有成為明君的希望的,朱由檢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接受過作為儲君的教育,哥哥突然就暴斃了,十分倉促地就當了皇帝,這誰反應得過來?”
“沒錯,再加上明末的國力,讓他徹徹底底沒有了試錯的資本,但凡大明還有點底子,他都不至於那般猶豫!”
“雖說人的性格會影響客觀現實,但有時候性格往往會受到客觀現實左右!”
“同樣是開朗、有魄力的人,一個有底氣、有根基的開朗的,在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時,他當然可以放心大膽的辭職,可以想幹嘛就幹嘛!”
“可如果是一個沒有根基和底氣,家裡又急需要用一筆大急用錢,辭職的話就意味著得從頭再來,甚至失去挽救家庭的最後一絲希望,那就算這個人開朗,有魄力又怎樣?他照樣得侷限其中!”
“我覺得崇禎皇帝就是後者,他可能真有一定的能力,也可能真有一定的魄力,在正常情況下個人能力可圈可點,但,在那般極限環境之下,他只能如履薄冰!”
“能力不足以做中興之主是其一,底子實在太爛也是其一,這時候臣子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可惜那時候幾乎沒有大公大才的文臣!”
交流到這裡,許多觀眾們忽然恍然大悟,心頭猶如醍醐灌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