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不是夢,這很可能是太祖爺顯靈啊!”

王承恩極力平緩著心中情緒,著急解釋道:“老奴剛才之所以不痛,只是想隨時為陛下效死命,還以為陛下您只是隨口問一問老奴!”

話罷,他趕緊衝朱元璋叩首謝罪:

“老奴有罪,不該冒犯太祖爺,還請太祖爺責罰!”

若只是最初見到,他必然會懷疑這是不是誰假扮的,可他剛才明明撞過去了,眼前這人毫髮無傷,除去顯靈還能有何解釋?

朱元璋滿意地看了王承恩一眼,一般人犯了這樣的錯,喊的必定是太祖爺恕罪,但這太監卻是與眾不同,他不覺得自己的罪過應該得到饒恕,反而是懲罰。

難怪,群臣都不再管朱由檢之時,還有這麼一個王承恩在!

咱這後生,這一生最沒用錯、信錯的人,怕只有這麼一個太監了。

“單憑你這份忠心,咱饒你不死。”朱元璋懶得處理他。

朱由檢聞言神色慌張,屈膝果斷跪下,大聲喊道:

“後世晚輩朱由檢,拜見……拜見太祖爺!”

他喊著喊著,淚就忍不住流了下來,像是藏著無盡的委屈,又像是孩子見了最親切的長輩,有無數的苦要訴。

可自己,哪有什麼資格訴苦啊。

大明要在他的手裡,亡了啊!

“平身。”

朱元璋淡淡道,想著,你要是敢起來,咱就一腳踹過去!

朱由檢依然跪著,額頭重重地扣在地面:“太祖爺,晚輩無顏起身!”

“你倒是說說,為何無顏?”

朱元璋負手而立,語氣森然。

“諸臣誤我,使得我有亡國之禍!”

朱由檢向來自謂“朕非亡國之君”,將亡國歸咎於“諸臣誤朕”。

直至今日,他心底依然這樣認為。

“是諸臣誤你麼?”

朱元璋反問道,來到現代之後,他除去關注朱棣那段歷史之外,最最關注的就是明末這段歷史,對明末之亂,他早已做到心中有數。

朱由檢不假思索地點頭:

“松錦之戰,陳新甲盲目聽信遼東監軍張若麒之言,不斷以糧草難以維繫勸朕督促洪承疇(chóu)出戰,致使我大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這事江逸倒是記得,他品了一口茶,不讓朱由檢可以聽到自己的聲音,只給觀眾做旁白道:

“松錦之戰,是一場標榜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完全崩潰的戰役,致使明朝在遼東的最後防線僅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部。”

“至此之後,明朝在山海關外,僅剩下寧遠一座孤城,關寧錦三道防線徹底被摧毀,大明幾乎失去了能和滿清扳手腕的能力。”

“聽朱由檢這話,想必是認為,這一切都是兵部尚書陳新甲、不知兵的監軍張若麒、還有盲目出擊的洪承疇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