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和善一些……”

剛差點“送走”江逸的永樂大帝,腦海裡回憶著老爹的遺囑。

他想,他剛才還是很和善的,否則應該誅九族才對。

殿上的文武百官恢復行動,各個睚眥欲裂,左右四顧卻不見剛才那太監。

“奇怪,方才說見過江逸的死太監去哪了?”

“他是怎麼從錦衣衛手裡逃脫的?”

“事有蹊蹺,他會不會是江逸派來刺探情報的?”

永樂大帝微微抬手,全場驟然落針可聞。

“不用找了,江逸已經來過了。”

“不會剛才那人就是江逸吧?!”

“好啊,他竟敢在我們的眼皮底子下站著!”

“能夠從錦衣衛手底下消失,莫非他真有異術?”

“若是如此,那太祖爺的遺詔極有可能是真的,那我們豈不是一輩子都要活在實現太祖爺遺詔的路上?”

“俺滴個娘嘞,俺還指望著打完瓦剌能當個閒散武將,現在看來,俺地上跑完還得去海上啊……”

“將軍何必發牢騷呢?我們這些當文臣的,除了得想辦法籌備錢糧之外,還得想辦法治理那麼大一個世界的東南西北,這在之前毫無可鑑之處啊!”

“再怎麼難,你們也只需要在朝廷想對策就行了,俺可得帶著大軍遠渡重洋,聽鄭和說,有不少外域人也有火器,真要打起來又是一陣血雨腥風。”

大大咧咧的鬍子武將說道:“俺軍雖然擅長水戰,亦有遠行之根基,但跨海遠征,必須得有充足之補給,否則大船在海上飄來飄去的,士兵總不能喝西北風吃海水!”

“不僅如此,俺們還得慶幸所到之處最好有人,若是一片荒地,大軍都沒法吃上糧食,到頭來還得靠朝廷補給!”

武將們每說一句話,文臣們的眉頭就皺下一分。

尤其是戶部尚書,眉頭呈現出倒八字,再皺下去都要成倒著的“人”字了。

“如此一算,我們首先得再造大量的先進戰船,這樣才能不落下風,再就是造出大量的補給船,負責來回運送糧草,以及廚子、修船工,還有,若是碰到語言不通的狀況又當如何?”

“譬如遺詔中就有記載,糙米人喊他們的父親叫發了,喊母親叫麻了,那我們計程車兵要是進行罵戰,說到他孃的時,是改成他麻了的,還是他發了的?!”

“若是語言不通的話,我們罵他們起不到激將效果。”

為了更加清楚地參悟洪武大帝的遺詔,永樂大帝專門設定了一個新部門——遺部。

此時說話的,正是大明的遺部尚書。

他絲毫不顧及戶部尚書面色,向永樂大帝諫言道:

“在我們完成書同文,語同言之前,必須帶個頭腦機靈之人,看能否先禮後兵,再就是大量的豆芽和茶葉,防止士兵得壞血之症,還有大量的軍帳,士兵若到達一新大陸,離船太遠之時,即可就地紮營。”

“樹木等可就地取材,但布料等等必不可少,外加據遺詔所言,不少地方乃酷寒之地,士兵必須帶上大量的冬衣,以作海上陸上禦寒之用。”

“再便是大洋之外有不少物產豐富之地,我軍還需配備專門的搬運士兵,把那些東西帶回大明,單憑鄭和大人的船隊遠遠不夠。”

“夠了!夠了!”

戶部尚書打斷了遺部尚書的話!

再說下去,就是把他整個人賣了都搞不到錢!

“陛下,微臣……請辭啊!”

他頂著白髮,熱淚盈眶,這戶部尚書他是一分一秒都幹不下去了。

永樂大帝內心表示感同身受,表面依然不動聲色。

“請辭?你可以請,朕是否可以請?”

滿朝文武,頓時無人敢說話。

戶部尚書搖了搖頭:“陛下乃天子,受命於天。”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