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景,他心裡有,卻在現實中,再也看不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他緩緩開口,語氣低沉,沉重的心緒遍佈全身,湧現在臉上。

強風吹得他有些站不住了,他只得緊握著欄杆,眼神死死地盯著北方,一刻也不想脫離。

他重重地拍著欄杆,手掌夾雜著雨水,接連拍出“啪、啪”的聲音。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辛棄疾轉身,眼淚順著臉頰流下,再也不忍去看,去想,北方百姓的疾苦和無奈。

他一步步,往樓下走去,步伐沉重的像是壓著一座山。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

畫面,緩緩消失,無數的觀眾心頭不知怎的,被代入到了這首詞中。

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為什麼自己當初背的時候,沒有體會到這種孤獨的感覺?

為什麼現在,又能體會到了?

當年,那個登建康賞心亭的男兒,心底該是何等落寞?

這種曲高和寡,無人會意的情緒,湧上了許多觀眾的心頭。

“唉,我們現代好多人,何嘗不是這樣呢?”

“是啊,現在我都不怎麼發朋友圈了,很多心事發現到了別人眼裡,那就是個笑話而已。”

“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像越來越遠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有好事分享了,指不定就會被誰眼紅。”

“有不好的事分享了,人家拿你的傷當作吃飯時的談資,你壓根不知道到底誰是真心,誰是假意。”

許多觀眾都不由聯想到了自己曾經的遭遇。

他們突然疑惑,明明是活在一個通訊發達的時代,為什麼就是找不到幾個真正的朋友呢?

還有一部分觀眾,關注的則是辛棄疾的人生路。

一個選擇復讀的學子,最近一直在猶豫,他的這選擇到底是不是對的?

也許,自己真就只有讀大專,或者只是普通大學的料呢?

如果再努力一次,換來的還是一樣的結局,那自己努力的意義在哪裡?

冒著再一次失敗,和被人加倍看不起或嘲笑的風險,就為了再輸一次?

“人生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會算數,正因為先祖您曾經兩度燕山,才有了之後可以攔截義端,將功贖罪的機會!”

江逸的話迴盪在他的腦海。

他握著拳頭,暗自下定決心。

也許,他還是會輸,但在這個過程中,他總能或多或少的學到或更加明白一些東西,這些總會在某一個時刻派上用場。

直面荊棘和接受現實,都是人生的必修課。

也有的人接受了現實,選擇前往新的人生節點。

每一步路都會作數,不論我們往哪裡走……

江逸的身形出現在現代,距離倒計時結束,只剩下三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