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不由這般想著,內心默默地琢磨了一會,發現根本無法比較這兩種極端的煎熬。

“先祖,您的確是背了不少鍋……”

江逸無奈道:“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您當時分明已經閒居在瓢湖,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的老百姓了,可您兄弟陳亮的仇人——何澹,在那時居然上位當了御史中丞,隔著大老遠都得彈劾您!”

“理由還是貪汙、殘酷,導致你不得不又替兄弟挨一刀!”

一提到這,辛棄疾頓時更氣了:“何止如此!”

“那何澹簡直是個卑鄙小人,他和陳亮沒有任何政治分歧,之所以針對他,只是因為他們當年一起參加科舉的時候,陳亮說了一些話惹何澹不高興了!”

“何澹上位之後就展開各種報復,非要把陳亮和我一起往死裡彈劾!”

想想還真不是一般的憋屈!

觀眾們紛紛敲擊出彈幕:

“這個陳同甫可真是會來事,動不動就讓兄弟跟著挨刀!”

“辛先祖:‘誰家兄弟有我的坑’?”

“不過這南宋的御史怎麼一個個私心都這麼重啊,這要是能當好御史才怪呢!”

大家開始從皇帝噴到了宰相,從宰相噴到了御史。

“怪不得南宋奸臣那麼多,敢情御史不是報私仇,就是專門針對好欺負的,這樣的御史要有何用!”

“要我看啊,南宋就應該多一個魏徵,讓魏徵好好收拾他們一頓!”

“哈哈樓上,你覺得魏徵有幾個腦袋啊?”

一些觀眾看到這個觀點頓時樂了,甚至無厘頭的腦補出了這麼一段:

魏徵:“陛下,您絕不能殺岳飛,否則何以服天下之眾!”

趙構:“大膽魏徵,你竟敢威脅朕!”

魏徵:“臣說的可都是實話,陛下要是不聽,魏徵就一頭撞死在這牆上!”

趙構:“來人,給魏徵一塊鐵板,摁著他的頭往死裡撞!”

想到這裡,許多人又不得不想,太宗皇帝有時候可真是好脾氣。

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

要知道,諫諍可就相當於直白的說或懟皇帝,太宗皇帝居然能忍數十餘萬言!

最誇張離譜的長孫皇后去世後的那次了,長孫皇后入葬昭陵後,李世民為了緩解思憶之苦,便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妻子的陵墓,還讓大臣陪同悼念。

一次李世民讓魏徵陪同,並指著昭陵的方向問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裝作沒看見,李世民頓時著急了,問:“怎麼會沒看見,那可是昭陵啊!”

魏徵聞言,明裡暗裡的嘲諷道:“以為陛下望的是獻陵,原來是昭陵啊!”

李世民聽後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顧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親。於是便哭著下令拆掉了層觀。

一個是生父,一個是李世民最愛的妻子,一般大臣唯恐避之不及,魏徵直接頭鐵就上了,這要是在趙構手底下能活?

“先祖第五次被彈是在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這一次彈劾您的理由又是殘忍好殺。”

“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