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曹操等人見狀,都不由往邊上挪了幾步,和他保持足夠的距離,以為這皇帝傻缺了。

靠在沙發上的始皇帝和漢武帝,也不由往沙發裡面靠了靠,滿臉的嫌棄。

曹操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項羽,悄然搖了搖頭。

項羽瞥了他一眼,不解道:“你這般看本王作甚?”

“無甚,孤就是想,太宗皇帝是否在現代過於操勞了?”

“是否,讓他多歇息歇息?”

項羽不耐煩道:“他歇不歇,本王哪說得算!”

你說的不算?

莫非……

堂堂西楚霸王,在太宗皇帝面前,居然是被動之人?

曹操眼珠子瞪得斗大,趕忙和項羽保持三米左右的距離,一臉警惕。

項羽見狀都想打人了:“你究竟何意?!”

“項王,可想虞姬否?”曹操試探道,若是不想可就糟了!

項羽聽到虞姬兩個字,怒意這才微消,但又陷入哀傷:“如何不想?”

“可惜,本王又無法讓她來現代,後世之名額有限,本王豈能因一己之私,讓虞姬來此兒女情長?”

“那也比……”兒女情長好啊。

曹操嘆了口氣,最後那幾個字,始終沒有說出口。

他打算,回頭還是得跟江逸好好說說,再不把虞姬叫回來,怕是要出大事。

對了,武媚娘也得叫過來。

最好是年輕點的,剛被太宗寵幸過的。

太老的,孤不喜……

呸呸呸,想甚呢,孤是為了太宗好!

始皇帝和漢武帝在一旁,略帶懵逼地看著這兩對話。

他們怎麼,一句都聽不懂?

這其中,莫非有何深意?

先祖們這邊你猜我猜,陰晴各有。

江逸這邊,完全就是陰霾滿天。

“大帥,宋朝的皇帝和士兵實在是太弱了,皇帝更是比羊羔還軟弱,他們既然能賠我們金銀,難道就不能賠給我們女人麼?”

“沒錯,都說宋朝富裕至極,可我看他們到這時已經拿不出多少錢了,我們總不能一直等他們,必須再讓他們多賠點別的東西!”

畫面中,幾個金人在軍帳中,朝金軍大帥建議道。

時空之鏡上,泛起了這一段歷史的時期和事件:

“靖康二年(1127年)時,距離金軍第一次圍剿,才僅僅過了一年左右,他們就第二次提出了賠償要求。

此時,金、銀已經無法滿足金人的需求,他們要求,如果賠償款無法按時交割,就必須把皇家女人作價賣給金軍,以充金銀之數。

《靖康稗史箋證》中記載:選納妃嬪83人,王妃24人,帝姬、公主22人,人準金一千錠,帝妃5人倍益;

嬪御98人,王妾28人,宗姬52人,御女78人,近支宗姬195人,人準金五百錠等等。

最終上供的嬪妃、宮女、貴戚官民女合計超過,一萬人!”

這些,似乎和趙構的利益沒有直接的關係。

但接下來的這件,可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