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難以想象,他經常也會看一些優秀詩詞人的詩句,可一直認為,從唐朝公元907年滅亡到現在,至多也多將近三百年,詩詞依然流行是正常的。

可八百多年後,詩詞不僅僅流行,居然還有後世要背,這可真是難以想象!

辛棄疾的心一下子就被後世的生活吸引了,問道:“後世,背的人多嗎?”

“嗯……”

江逸迅速整理出語言,說道:“凡我華夏讀書人,皆背。”

“嗯,大概有……”

江逸沉思了一下,先祖五官都跟著微微扭曲起來,你倒是快想起來啊!

“各級、各類學歷在校生約莫2.89萬萬人。”

面對辛棄疾,江逸想了想,還是不能用億做單位。

億這個單位,早在東漢徐嶽的《數術記遺》裡就有說明,文中記載:

“古代數位序列是萬、億、兆、京,十兆為京。另有兩種累計法:萬萬兆為京;兆兆為京。”

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記載:“十萬謂之億、十億謂之兆、十兆謂之經、十經謂之垓。”

康熙字典中的《疏》對演算法的說明如下:“億之數有大小二法,其小數以十為等,十萬為億,十億為兆也;其大數以萬為等,萬至萬,是萬萬為億。”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華夏古代大多是以十萬為億,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有以“萬萬”稱億的,有以“百兆”稱億的。

直到1944年才統一定為——“萬萬為億”。

江逸要是對辛棄疾也稱億的話,那這數字可就降不少檔次了。

辛棄疾聽到萬萬整個人都呆住了:“後世,竟有那麼多人背詩詞?!”

“後世人丁竟如此興旺?!”

江逸點了點頭,這對先祖來說當然不可想象。

要知道南宋巔峰時期的人口也就八千五百萬左右,他怎能想到,有一天居然連背過詩詞的人都得以萬萬計呢?

“那後世,可還有戰爭?”

“失地都收復了否,還有人敢欺負你們否?!”

辛棄疾十分著急地看著江逸,江逸本以為他還會把注意力放在詞上,卻沒想到第一個問的居然是這樣的問題。

他果斷回道:“先祖,後世的華夏沒有戰爭了,再沒有人敢欺負我們!”

“沒有戰爭?”

辛棄疾皺眉,看向江逸的眼神略帶不滿:“後世,豈能忘戰?!”

“豈不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戰爭最多隻是眼下不存在,無法代表將來不會發生,無論後世人丁有多興旺,都要永遠記得!”

“後世這個思想實在是太過危險了,一旦你弱,賊人就不會不請自來,伺機發動戰爭,所以永遠不要覺得沒有戰爭!”

辛棄疾靠近江逸,十分嚴肅的說道:

“你再回答我一遍,後世到底有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