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劉整以武功獲得升遷,南方眾多將領都不得不屈居其下,因此被南宋名將呂文德猜忌。”

“呂文德曾率軍輾轉江淮、荊湖、蜀地各地前線達三十餘年,多次擊退蒙軍,可謂南宋最後一位名將,戰功卓著。”

江逸腦海回憶著呂文德資訊,嘴上說道:

“但他的人品和戰功卻成反比,為官過程中不僅任人唯親,還勾結奸臣,尤其是權臣賈似道。”

時空之鏡上,浮現賈似道的模樣,位於劉整和呂文德的右邊,清楚地向辛棄疾和觀眾展現著他們的容貌。

“劉整同樣多次擊敗蒙軍,可謂功高一時,南方武將勢力的代表呂文德開始是使絆子,開始一邊否定劉整的計策,一邊對劉整的功勞隱瞞不報。”

辛棄疾拳頭握緊,額上青筋暴起,暗道這是什麼時代,怎麼不是昏君就是奸臣,最後還出了個惡將!

“除此之外,他還刻意讓和劉整有矛盾的俞興擔任要職,伺機打壓劉整,並聯合俞興打算誣告他。”

“劉整得到訊息後,只得想辦法向朝廷上訴,可惜當時器重他和他聯絡的重臣都已經辭職,使得他沒有辦法投訴……”

辛棄疾勃然大怒:“朝廷為何一直如此偏心!”

“縱使依然把劉整當成歸正人,可他立了那麼多功勞,難道連和朝廷直接聯絡的資格都沒有嗎?朝廷太過迂腐!”

怎會如此?

辛棄疾實在是想不明白了,嶽爺的教訓、自己的教訓、靖康之恥的教訓、和談後動不動還得捱打的教訓,難道都不足以喚醒一個朝廷嗎?

“把你知道的一切,都告訴我。”辛棄疾咬牙道。

江逸謹言道:“之後,名將向士璧、曹世雄都被奸相賈似道逼死,劉整徹底失望,深知再留下去很危險,只得另投他路。”

“於是,劉整勾結蒙人,以瀘州及所屬十五郡三十萬戶投降蒙元,朝廷這會知道他了,派俞興去攻打劉整,結果對戰時,前者十回合都挺不住……”

唉,還能說什麼呢?

這樣的朝廷誰帶的動?

這是一段越細翻就越氣的歷史,古今觀眾恨得牙癢癢,不少人拿手機的手指頭都在發力。

要不是兜裡實在沒幾個錢,估計手機早摔地板上了。

“蒙人的鐵騎縱橫無雙,但他們並不擅長攻城,自從1236年蒙宋交戰以來,雙方足足僵持了四十多年。”

“守城戰自古就是我們的拿手絕活,加上在丘陵及水澤地區,蒙騎兵並不佔優勢,因此在前線的戰事經常受挫。”

“再加上元憲宗蒙哥對宋大舉猛攻的失敗,使元朝一度喪失了吞滅南宋的信心。”

在抗元的路上,宋朝做的還是一直都可以的,雖說趕不出去吧,但好歹也不用動不動就吃虧了。

一些觀眾想到這裡,心情總算是稍微好了些。

江逸隻手一揮,一幅宋元南北戰線圖出現。

他指了指兩淮、襄漢,乃至於川中一線:“即使元人當初以此三路大軍,對宋軍進行全線施壓,也只是和我們處於相持狀態。”

“兩淮地區的水網足可以讓蒙軍束手無策,至於川蜀地區,更是易守難攻,且民風彪悍,只需憑一部分山城頑強固守,元軍也難以得手。”

“較為有名的釣魚城戰役,即便元軍耗盡巨大的代價也只是徒勞,當時元憲宗蒙哥親自督戰,被宋軍暴打重傷而死。”

“哪怕是忽必烈繼位,一時半會也焦頭爛額,為此只能暫且擱置對宋朝的猛攻。”

“但劉整的叛變,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江逸的手輕輕撥弄,出現了劉整和忽必烈對話的一幕。

“可汗,欲滅南宋,必先攻取襄陽!”

劉整帶著宋朝的恨意,站在忽必烈面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