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爺,那時候的人們這麼稱他一聲,可謂無可厚非,實至名歸。

但為什麼幾百年後,我們後世還是這樣尊稱他?

江逸想,大概從這裡就能找到答案。

只因我們無比堅信,若是我們同樣身處在那樣的時代,不管我們是否貧富,不管我們被多少人用刀指著,不管他自己面臨怎樣的艱難,他都會義無反顧的保護我們。

只因我們身處苦難,只因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

只因山嶽在前,飛在後……

江逸從沒想到,這些騎兵最後回想的居然是這樣的畫面。

那個時間,正好是距離嶽爺死去的二十年後。

大概,他們都是曾經被嶽爺救下的孩子吧。

二十多年後,我踏上你曾走過的路,卻再見不到你……

十大騎兵們閉上眼睛,屍體踐踏在敵人的馬蹄之下,混著泥土消逝。

他們多希望還能看到當年北伐的嶽帥,多希望有人能收復失地,讓自己和北地的百姓再堂堂正正的做個宋人!

可惜,那個曾經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要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嶽武穆,已經不在了。

若他還在的話,現在,也該五十八歲了。

或許金人早已被驅逐,或許由於朝廷戰和不定,他還在或出征,或不受重用之間徘徊。

但只要百姓需要,無論多艱難,他都會掛帥出征。

如今,這金人還在,卻不見當年……嶽鵬舉……

鮮血,無聲地流落在濟州城下,夕陽西下,萬山垂暮……

現代世界,許多觀眾看到嶽爺出現的時候忍不住崩潰抽泣。

從氣憤到感動,只在那一瞬間。

可誰知嶽爺為了那無數個諸如此類的瞬間,頂了多少壓力?

他們不禁想起,那個在典藏華夏中,渾身是傷的男人,明明自己過得不如意,連除夕都過不了,卻在見到江逸後,第一時間想給後世一份除夕禮。

辛棄疾看到他,忍不住朝著嶽爺拱手而拜,他神情鄭重,端正肅穆。

不少觀眾在內心,都不禁對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唉,我忽然想去嶽王廟了……”

“是啊,要是嶽爺見到現在的我們沒有遭遇戰爭,一定很開心吧?”

“那肯定的,嶽爺一定想看見我們歡笑的模樣,如果典藏華夏是真的話,那我們真的已經見過他了!”

“那他豈不是來現代了?江神為什麼不讓我們見見他啊,哪怕只是知道他還好也行!”

一些觀眾含著淚道。

“也許他能看到你們開心,就夠了。”

牛約,一間破舊的樓房中,嶽爺拿著手機,打著彈幕道。

他腦海裡回想起了那個被救的孩子,萬沒想到,有一天他們居然出現在了典藏華夏裡。

這一晃,都二十餘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