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可想知道,後人敬您為何聖?”江逸問道。

墨子微微思忖,剛才說了些墨辯的事情,這會後生突然這麼問,那這個聖應當與辯有關。

他心頭一定,回道:“辯聖?”

江逸搖頭:“雖然墨辯名傳千古,但讓後世最崇拜的,還是您那遠超於時代的科學思想和技術,後世敬您為——‘科聖’!”

“科聖?”

墨子搖頭,擺了擺手:“我何德何能,竟能當得了此等聖人?”

“先祖謙虛了,您和弟子們所著作的《墨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

江逸心念一動,二人面前,浮現出一道時空之鏡匯聚的墨經竹簡。

“您還是歷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槓桿原理、光線直射、光影關係、小孔成像、點線面體圓概念等諸多領域都有精深造詣的人。”

江逸這一連串的話說出,聽得不少觀眾一愣一愣!

“現在就是有人告訴我墨翟先祖是穿越者,我都敢信!”

“唉,說實話,這裡面很多東西我都還沒學懂呢!”

“老師,原來我們華夏還有這麼厲害的先祖!”

一個在教室裡看節目的初中女孩忍不住驚歎道。

敦厚的男老師坐在兩列座位之間的一條過道上,起身問道:“有哪些同學之前就知道墨翟先祖是科聖的?”

教室裡,百分之六十的學生舉起了手。

“那……有哪些同學先前就知道,墨翟先祖為什麼被稱呼為科聖的呢?”

這會,剛才舉手的人裡,縮回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手。

敦厚男老師默默嘆了口氣,尋思這方面還是普及的太少了。

這個問題哪怕是放到大學裡去問,怕是能知道的也不多。

知先人名卻不知其賢於何處,人們又如何能真正學習到先人精神和智慧?

長此以往,還有多少人能擁有發自內心的民族自豪感,擁有去捍衛自己文明的自信和使命感?

許多秉懷教育心的老師不由思考起這些問題,華夏兒女要人人如龍,要聚是天上龍,散是滿天星的話,就必須擁有這些。

否則,很容易成為一盤散沙。

墨子聽到江逸的那些後世詞彙,思索著自己曾經研究過的一些對應理論,很快就對號入座,知道江逸說的大概都是哪些。

他嘆了口氣,說道:“只是如此,還遠遠不夠。”

“我雖然能發明出各種守城器械,卻發明不出一種能讓人兼相愛,能讓強者去幫助弱者,而不去欺負他們的東西。”

“我認為世界之外還有世界,它們是一個連續的整體,一切空間,時間、乃至於空間,都是連續不間斷的。”

“我想以此去推翻命由天定一說!”

“儒家認為人有天命,各有貴賤,借天命之言為自己和統治者的行為進行理論庇護,讓百姓認為很多事情都由天定,復禮是天意!”

墨子再次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抨擊。

這一刻,他彷彿回到了那個年輕時,投身儒家,卻又憤然離開儒家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