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朝廷的命令(第2/2頁)
章節報錯
江逸不由一想,這就跟墨子利用楚惠王還沒有說服他為由,讓公輸班一開始就閉嘴的事情,異曲同工了。
也許,宋國君臣最開始還真的很怕楚國的雲梯,為此也顯露出了一定的恐懼。
但當他們知道墨子已經勸成楚國罷兵的時候,就可能又嘚瑟起來了。
他們沒準會想,我們滿朝文武先前都怕得要死,為此都準備和楚國魚死網破了,結果你墨子僅憑一張嘴就讓強敵不打我們!
這豈不是丟盡我們整個朝廷的臉?
我們分明沒有請你,你卻主動為宋國出使,難道我們宋國沒有人嗎?
百姓們會不會這麼想,啊,原來墨子比我們宋國整個朝廷還要厲害!
當初朝廷怎麼只是讓他做個大夫,還讓他明珠蒙塵呢?
為此,江逸推測,墨子當時很可能遭到了整個宋國文武的嫉妒。
再加上宋後昭公還處於容易受矇蔽和飄飄然的時期,很容易就聽信了滿朝文武的話。
這就導致,宋國守衛刻意刁難了墨子。
畢竟墨子又不打算進城,就算是個尋常人,經過一番短暫的盤查,也不至於連在城門和里門下面避個雨都不行。
還有一個疑點就是,墨子是派了墨家弟子來宋國幫忙的。
可從避雨事件來看,當時並沒有墨家弟子在幫忙守城,或者是接應。
這麼一想,那墨家弟子要麼就是沒來,要麼就是已經走了。
如果原因是前者,那就是說墨子在楚宮裡完全是在詐唬楚王。
可向來會幫弱者守城的墨子,根本無法確定在自己趕赴楚國的十天十夜裡,楚軍會不會已經出兵。
為此,他怎會不做兩手準備,不派弟子前往?
江逸不斷梳理著腦海裡的知識,以推測下一步應該怎麼問墨子。
腦海裡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瘋狂湧動,井然有序地由史通古。
未看時空之鏡,卻彷彿已經置身在了當時的處境之中。
那可能性就只有後面這兩種。
在墨子到達宋國之前,墨家弟子要麼已經得到墨子派人傳達的訊息撤退了,要麼就是楚國的探子已經將墨子止楚攻宋的事情,告訴給了朝廷!
無論是哪種可能性,都意味著宋國君臣必定知道墨子成功的事情!
墨子本就做過宋大夫,再加上當時墨家弟子也在,和守城士兵必定會有些交流,可能也會知道墨子的一些基本特徵。
他們得知自己不用拼命了,怕是歡迎墨子都來不及,為什麼連避個雨都不讓?
唯一的可能就是……得到了朝廷的命令!
至於百姓……那也許是真的還被矇在鼓裡。
等風頭過去,轉移下功勞,或者說楚國不知什麼原因不想打就好了。
那時事情肯定已經過去很久,就算百姓得知真相,也不一定能再見到墨子。
歷史就是充滿了各種可能性。
江逸不由如此想道,他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陰謀論?
或許,這真的只是單純的沒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