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豬”理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後生不妨試想,若趙奢的臨終遺言為:我兒博聞強識,飽讀兵書,但離真正的大將還有不少距離,懇請王上暫時不要委以重任,先加以培養,假以時日,待他能獨當一面時,必可為國家效死命。”
“若他如此說,今日之長平,趙括就不會輸得如此窩囊。”
“可惜,可惜趙括,人雖英勇善學,但無人識得其可造之處,親生父母在關鍵時刻竟無一支援他,可悲至極!”
白起再次往帳外走去,眺望向幾天前,趙括因為衝鋒在前,被射殺的那個地點,說道:
“可悲趙括,今日之敗固然有他的過錯,但趙奢、趙孝成王,以及整個趙國,難道都是對的麼?”
“不過是敗軍之將,眾惡歸之!”
……
直播間裡。
不少觀眾聽著白起的話,陷入沉思。
他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可從白起的分析來看,這一切似乎都很有道理。
趙奢臨終留下那麼一句話,雖然的確是出於為了趙國,可事情的發展卻與他背道而馳。
可他之所以這麼說,貌似還有種可能,就是趙括實在是不堪重用,是再怎麼歷練都扶不上牆的那種垃圾!
真是這樣的話,那趙奢這麼說也無可厚非。
可趙孝成王不是傻子啊,趙括要真垃圾到那個地步,他敢因為秦人幾句流言,就頭疼腦熱地給趙括四十萬大軍?
在趙國實在強撐不住,內憂外患,需要人出擊的時候,整個趙國只有趙奢的兒子敢於站出來,去打一場所有將領都不願意主動進攻的戰役。
有觀點認為不攻還能再拖拖,可趙國哪裡還拖得過秦國。
再拖下去,廉頗大軍一旦沒了糧草,吃什麼?
在他們能吃飽飯的時候都不能撤退,一旦吃不飽了再撤,那再強的軍隊都是嗷嗷待宰的羊羔,更別提等那時再進攻了。
那麼,防守顯然也不切實際。
武將們大多關心的是進攻之後能不能贏,可趙孝成王考慮的必須是國家到底還能撐多久,還有沒有糧食,能否在尚有力氣的時候讓秦軍撤退。
這些其他武將都不會去想,包括廉頗也只是在說不能打,卻沒人能給趙孝成王一個可行之策,那他還能怎麼辦?
趙括就是在這個時候受命,那些有經驗的人都不上,最終迎來的就只能這個沒啥經驗的大冤種被白起死死牽住鼻子,拖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至於趙括是否有能力,且看著四十萬大軍就知道了,他們被圍困長平四十多日,沒有出現動亂,就足以說明,這是能統軍的人。”
白起走到江逸對面,看著他道:“只是,此人無實戰之才。”
“事實上趙國的情報也不行”
白起笑道:“本帥都趕到長平開始指揮了,那些探子居然還以為我在咸陽,搞得趙王和主將連對手是誰都還不明白,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