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反問道:“那又如何?”

“今日不殺這四十萬人,之後秦趙以及各國都會損失更多,其數何止百萬?”

“若是放了,各國之間還得打多久?天下必須一統,若本帥能以殺神之名,換得天下統一,就算後世皆罵本帥又如何?”

白起起身,轉頭看向長平之下的光景:“戰國之士,就沒有手上不沾血的,無非是殺多少罷了。”

“今日,若是讓趙國和大秦互換形勢,趙國也只得如此做。”

白起一語中的,是啊,天下任何一國,誰能在這樣的局面中放了這些俘虜?

他們才剛成為俘虜,根本不可能去幫秦軍打邯鄲,那麼就只能把他們帶到大秦,可那時,誰又能眼睜睜看著秦軍滅了自己的國?

白起這一戰的確創造了歷史,四十萬軍人為俘虜,這在任何一個時代都難以想象的,而他創造的難題,也只能由他自己解決。

江逸說道:“那武安君認為,王翦和李牧,可有能勝你者?”

“無。”

白起毫不猶豫:“廉頗自不必提,長平之戰初,他竟被王齕率領秦軍連破兩大重要陣地,擊破西邊營壘!”

“從那以後,趙軍就退到丹河東岸,怯懦到不敢與大秦一戰,明面為守,實則是連王齕都懼怕。”

“可是趙國,哪裡經得起守?這天下哪有一國敢與我大秦拼國力?”

“即便他之前有著不錯的戰績,可在長平之戰上太過畏縮,以至於趙國想再戰之時,已經徹底乏力。”

“以廉頗的才能,居然畏縮王齕,貽誤戰機,這是本帥不恥之處。”

“因此,若由本帥為四大名將排名,廉頗只能為第四。”

白起攤開長平的地圖,說道:“若是李牧,王齕只怕未到長平就會遭遇伏擊敗退。”

“此人極會抓戰機,戰國其餘三將之中,唯有他本帥感到一絲危機。”

“那王翦呢?”江逸問道。

白起說道:“王翦所在之秦,實力、國力皆已不斷變強,而六國卻早已不復當年,滅了五國固然可喜可賀,但比起在地震和災荒之中,仍能率領趙軍三破強秦的李牧,本帥認為後者更勝一籌。”

江逸默默聽著這些,事實上在戰國四將之中,他最好奇的還真是白起和李牧,這兩要是交手,他也想不出來誰會贏。

他無論是在站在李牧還是白起的角度,都想不出來他們會怎麼設計對方。

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在現代,無論是打夜蝠還是奪雙馬圖,江逸都可以設身處地猜到他們的做法,但面對華夏這些老祖宗,真就是半點都猜不出來。

“武安君可有良策能對付李牧?”

江逸問道。

白起故意賣了個關子:“日後若有機會,你讓本帥和李牧來一場論戰,便可知曉。”

這不是變著法讓自己趕緊去找李牧嗎?

江逸瞅了白起一眼,乾脆反吊他的胃口,道:

“武安君可知,在華夏後世,有一人可稱兵仙?”

“兵仙?”

白起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