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神白起,豈能料不到這點呢?

白起見江逸回答得這麼痛快,說道:“那便是了,本帥無論如何都會背上殘暴之名,但用這樣的名聲去換滅趙國的時機,有何不可?”

“本帥若是在意那些,就不會來長平了!”

“後世終究小瞧了秦人要一統天下的決心,為了這個夙願,莫說惡名,哪怕是萬古唾罵,本帥有何不能背?!”

白起舉手投足之間霸氣側漏,威風凜凜:“滅趙之機遇千載難逢,本帥豈會如此拎不清輕重,在這等小事上貽誤戰機?”

觀眾們看著這會的白起,瞬間感慨道:

“唉,終究是我格局小了,我之前也認為第一個觀點是正確的,可現在看來,只要一個人不傻,都不至於花那個功夫去請昭襄王背鍋啊。”

“更何況一個再怎麼沒政治智慧的人,應該都能想到這事不好處理,找君王背鍋那不是找死嗎!”

“白起必然是個有戰略城府的人,他知道大秦要一統天下,君王有些名頭肯定不能背,又怎會自相矛盾把這鍋給昭襄王!”

就在大家激烈交流之時。

白起再次說道:“後世可知,本帥一生之戰績?”

江逸回道:“晚輩知道,元帥這一生的戰術思想無非一個‘殺’字!”

“就拿元帥在公元前293年攻打韓和魏國這戰來說,當時您連續攻佔敵人五座城池,在那連打仗和殺俘虜,一共殺了二十四萬人!”

“在公元前292年時,您又率兵攻打魏國,連克魏國六十一座城池,就是此戰,使得魏國徹底失去崛起的機會!”

“雖說典籍上未能記載您的殺人數量,但僅五座你就能殺二十多萬人,六十一座想必只多不少……”

不知為何,江逸忽然有些同情魏國了,白起一生攻城七十餘座,一個魏國就佔了六十一,可想而知當時的魏王得多絕望。

這位殺神,可是真把整個魏國摁在地上往死裡錘啊!

白起回憶了一下,說道:“本帥也忘了具體多少,當時只是想著打服魏國,一時沒收住手。”

“現在想來,應當再多打幾座才是。”

“……”觀眾。

“再之後,就是白起攻打楚國之戰,在這戰中,您攻取了五座城池,又在第二年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都,足足殺了三十萬人。”

江逸說得越多,觀眾們越發細思極恐,許多人不由豎起背後的汗毛,倒吸一口涼氣。

“公元前274年,您又率軍攻韓、趙聯軍,斬首13萬人,溺斃趙軍2萬人,九年後您又率軍,攻陷韓地五座城池,斬首5萬……”

江逸把這一連串的數字說出,總結道:

“光是這些加起來,武安君保守估計就殺了九十萬人左右,這還不包括那些死在未記載戰場上的敵軍。”

“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方針的呢,就是如此,一步步踏上殺神之路。”

白起聽後並沒有任何不悅,只是笑問道:

“既然你都知道,怎會認為本帥不想背殺俘虜的罪名?”

“對了,你說這是後世的爭議,如此看來,瞭解本帥的後世,還不夠多。”

“那你可知,本帥想怎麼處置那四十萬人?”

“不妨提醒你一句,可不僅僅是坑殺。”

白起忽然問出一個,讓所有觀眾都覺得這是恐怖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