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來了,典藏華夏最新期(第1/2頁)
章節報錯
糙米:“呦呦呦,你們到底是哪家的狗?”
“哪強就跟哪,哪弱就仗勢欺人的廢鳥人,這是在護舊主嗎?”
“你們要想再跟舊主,怎麼也得把廁所先拆了吧,在這叫喚個啥?”
廢鳥觀眾無言以對,陷入下風。
他們不知道是不是該恨自己上幾代的先祖。
千年以前,自己的國家能向大唐派出遣唐使是何等的榮耀,他們曾經也看過一些華夏的歷史類,發現許多不明真相的華夏人大多把自己國家在晚晴沒落的過錯定在了李世民身上,因此大為詬病。
可事實卻是,無論是舊唐書還是廢鳥史書上的記載,他們在貞觀時期都只派出過一次遣唐使,交流多那都是貞觀之後的事情。
他們是在貞觀四年(廢鳥舒明二年)時,第一次遣唐使出使唐朝。
第二年時,舊唐書上記載的是:“太宗矜其道遠,敕所司無令歲貢,又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節往撫之。表仁無綏遠之才,與王子爭禮,不宣朝命而還。”
據研究,所謂爭禮,很可能就是要“廢鳥天皇下御座,面北接受唐使國書”的禮儀之爭。
最後,唐使因倭人“不平,不肯宣天子命而還”,大唐和廢鳥邦交就此斷絕。
試想李世民打起仗來是何等頭鐵,突厥和大唐簽訂渭水之盟不過四年,就被李世民派李靖給滅了。
廢鳥更是和大唐連交情都沒有的螻蟻,在他眼裡更是連捏死的價值都沒有,又怎會大肆給他們技術?
直到廢鳥的大化改新(645),以及和新羅展開斡旋之後,他們這才在與大唐絕交二十多年後,於653年第二次派出遣唐使。
可李世民在649年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當朝的是李治,背鍋的卻成了老李,這也是李世民為什麼說這賬不認的原因。
認個屁的人!
項羽旁邊,李世民坐在沙發上,看著廢鳥人的彈幕越想越氣!
從到現代來的這幾次,他已經從典籍上了解了不少唐史,越看越覺得自己冤枉至極。
他本來還心存愧疚呢,可現在看來,自己居然成了背鍋皇!
“各位,歡迎來到典藏華夏最新期!”
江逸站在鏡頭前開口道,打破了彈幕上激烈的文明之爭。
“上一期我們對話了被後世稱為“華夏最後一個人皇”的帝辛,知曉了關於帝辛的一些事蹟,以及,真正的商時代。”
觀眾們聽著這平緩卻又充滿感染力的聲音,忍不住被代入到了場景中。
內心,也逐漸緩和下來。
“在華夏文明中,還有一段較為特殊的歷史,從古至今皆飽受爭議,今日,典藏華夏就帶著諸位,一同去掀開那一頁”
江逸從前往後,一步步退去。
周遭的牆壁夾雜著金光如方塊般碎裂,數道光束從江逸四周破壁而出,直衝雲霄,在天邊撕裂出了一道口子。
江逸轉瞬之間,出現在了一個並非如今華夏的國度,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一個在歷史上曾讓成吉思汗感到忌憚,並絕對不允許存在的國度。
這個國家走向強盛的方法幾乎和成吉思汗時期如出一轍,都是透過吞併周邊的弱勢部落,然後增強自己的實力。
最重要的是,隨著成吉思汗和花剌子模兩個政權的不斷擴張,它們版圖的交界處終於靠到了一起。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如今又成為了鄰居,以成吉思汗的性格怎麼可能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