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並不知道觀眾們此時的爭議,只對著孔聖人繼續說道:

“在始皇帝時期,儘管法家佔據著主導地位,但儒生依然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群體,儒家的思想同樣滲透到了秦皇朝統治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大方面。”

“始皇帝也用過以儒家為代表的禮樂文化採取吸收的態度,他曾召文學方術之士甚眾,試圖造就太平之世。”

“他在位期間,不僅繼承六國傳統設定博士官,還封夫子的八世孫孔鮒為‘文通君’,這是其他學派甚至連當時最受重用的法家學派都沒有的待遇!”

“在秦皇朝的一些重大政事和廷議辯論都有儒生、博士參加,在後世出土的秦簡《為吏之道》中同樣提到了儒家的修身思想。”

孔聖人一邊聽,一邊點頭,但這些東西可把一些觀眾給聽愣了。

“好傢伙,還有什麼是咱始皇帝沒有幹過的?”

“我算是徹底服了,現在就算有人告訴我始皇帝是穿越的我都信!”

“我之前一直覺得王莽才是穿越的,可現在看來,始皇帝才更是像穿越劇的男主啊!”

“話說,我覺得始皇帝的人生也是不敢寫的,有和我意見一致的嘛?!”

觀眾們紛紛在彈幕裡發表起了自己的意見。

江逸再次說道:“雖說始皇帝曾經焚書坑儒,但所坑者大多為一些犯禁的方士。”

“他一方面焚燒部分儒家書籍,一方面也允許朝廷,如博士官儲存儒家典籍,一方面坑殺犯禁的儒生,一方面也重用沒有犯禁的儒生,並沒有因為部分人而否定儒家。”

孔聖人仔細聽著這些,對於犯禁者,他的態度倒也平和,並沒有覺得始皇帝不該這樣做。

當仁則仁,不當仁,聖人也是會殺人的。

更何況是能一統六國的皇帝?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就算是換了自己在那種情況下,自己也未必能夠做到如始皇帝般好。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始皇帝還可以重用儒生,足見其胸襟之廣。”

“他實在太清醒了!”

孔聖人讚歎道:“我想始皇帝之所以將這些留下,想必是要留給你們後世的。”

“許是當時之大秦怕一些別有用心的方士借題發揮,所以將其暫時收於皇室,待他所施之政使六國真正做到人心歸一,必當會讓這些典籍重出於世。”

孔聖人試著站在始皇帝的角度來剖析他的動機:“但我不認為他會愚民。”

“若我為秦朝之官,想必也會出此主意,天下剛剛一統,若讓別有用心之六國貴族以影響深遠的儒家典籍散播謠言,曲解儒家精義煽動民眾,必會對新生皇朝造成極壞之影響!”

江逸毫不猶豫的回道:“是的,始皇帝從來沒有想過愚民!”

“他將這些書籍收集的時候便下令:‘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作為一個皇帝,能做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說是一代明君。”

孔聖人憧憬道,他不由想象,如果在這個時代,自己能夠得遇這樣的君主會如何?

從一些手段來看,他應該比自己想象中的要狠辣許多……

那自己是會因為和這個皇帝政見不和,不得不繼續周遊六國,還是會像那些儒家學子一樣被重用?

聖人笑了笑,發現自己無法得到這個答案,似乎說到底兩者就不是一路人,只得問道:“那這些典籍可曾留下來了?”

江逸搖了搖頭:“許多儒家典籍已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