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孔聖論德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豎子潛伏於此,莫非是欺我夫子年長,欲行不利之事?”
端木賜一劍就要砍下。
江逸拔出腰間霸王劍,將端木賜的劍給撥了開,又迅速將霸王劍收了回去。
看著被擊打出去的佩劍,端木賜神色駭然,卻毫不猶豫的擋在了孔聖人面前。
“請恕晚輩失禮,但若晚輩對你們有不軌之心,便不會如此恭敬。”
江逸謹言道。
孔聖人一笑:“若我再年輕數載,非得與你這少年郎一拼劍術,論一論德行!”
“但你竟說自己來自兩千餘年後,豈不是當我為三歲孩童?”
“晚輩敢問子貢先祖,您和其他聖人門下弟子,是否有在記錄聖人言行?”
江逸看向端木賜,這也是他不定住他的原因。
端木賜瞪大眼睛:“你怎知曉?”
“此事我和眾同門師兄弟一直在做,並無外人知曉!”
“這些言行也叫做論語,已成為後世必讀之儒學經典著作,傳世兩千餘年。”
“當真?”
端木賜還想說話,但被江逸心念一動,給靜止了住。
孔聖人本還想和端木賜交流一番,卻見端木賜的眼皮竟然能一動不動,整個人像是木頭一樣,頓時明悟:“你還有此等異術?”
“是的,聖人現在可信晚輩之身份?”
江逸說道。
“你得告訴我,我剛才看到的是什麼?”孔聖人問道。
江逸讓孔子把自己所看到的簡單描述了一遍,隨後問道:“那是異域之人侵犯我華夏之畫面。”
“後世,還有侵略之行?”
孔聖人皺緊眉頭,身子一怔:“這豈不是說,就連千年之後的後世,都未能實現天下大同之世?”
“是因為無人繼承我之志向嘛?”
江逸的話讓孔聖人更加崩潰,要知道他可是在春秋時期都實打實有三千多門生的存在,門生傳下去還有門生,這麼多的人都無法實現此等志向,如何不是一個沉重打擊?
“儒學一直廣為流傳,且為我們華夏之主流思想,但的確未能實現天下大同。”
江逸如實說道。
“即是如此,為何不能實現?”
孔聖人語氣低沉。
江逸回道:“聖人所倡導的天下大同,基本特徵為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可經過後世千年發展,踐行出來的結果卻是頗有出入。”
“後世司馬遷曾在《史記》中記載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利益相同、互不有損,則諸國可和,人與人之間可友愛互助,但若利益相悖、一旦有損,則無法沒有戰爭。”
孔聖人仔細聽著這話,重重嘆了口氣:“唉!”
“此話,倒於如今之時局相同!”
“諸國之間為了利益彼此攻伐,絲毫不顧道義,每逢戰爭便血流成河,如此之世,豈不叫人嘆息?”
“後世啊,倘若你真的來後世,可否告訴我,你們是否……人人有書讀?”
“你們是否能吃飽、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