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恢復之後,他再次朝江逸砍來,江逸也準備好拔劍。

康熙抬起手:“住手!”

“去把大明永樂劍拿來!”

年輕侍衛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把劍陛下可是看得很牢的,就連自己作為近身侍衛,也只偶爾見過兩次,但可是連碰都不能碰的那種。

為什麼陛下,要將他送給眼前這個人?

見陛下也不像是被威脅的樣子,年輕侍衛毅然遵命。

但這把劍,對江逸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好拿。

“江逸,朕要把這劍贈給你和後世,但你也要答應朕一個條件!”

“陛下請說。”江逸回道。

“第一,朕要你告訴朕,該如何破後世之劫?”

康熙側身,面向江逸,鄭重道:“朕不要華夏的江山是那般模樣,朕不要那麼多人白白去死,他們都是我大清的勇士!”

“第二,朕要你給朕看看後世之強,朕很好奇,後世歷經了慈禧之禍,發展成了何等模樣,為何在慈禧時打不過的夕陽,在你嘴裡,卻彷彿不堪一擊?”

康熙說出了自己的兩個問題。

江逸迅速縷清思路,說道:“陛下若真想破後世之劫,首先就是要摒除對漢家和蒙家的偏見和提防。”

“摒除偏見和提防?”

康熙頓了頓:“這未免也太過虛化,這天下可有哪國能夠對異族摒除這些的?”

“尤其是朕這一族,好不容易得了天下,若不加以防止,萬一讓漢家坐回天下怎麼辦?”

康熙揚起嘴角:“後世,莫要因你是漢家人,便做了說客。”

江逸正色道:“陛下,後世的華夏人裡,無異族。”

“無異族?”

康熙打量起了江逸,瞪大眼球:“難道華夏全是你漢家的人?”

“不,華夏之地,是五十六大民族的!”

“五十六大民族?!”

康熙壓根難以想象這樣的數字:“這怎麼可能?”

“有何不能呢?我們都是華夏土地孕育出來的子女,本就是一家人。”

江逸謹言道:“晚輩曾經去對話過岳飛,也與岳飛論過五十六民族,岳飛得知是欣喜,認為既是自家人,便不該自相殘殺,拳頭應一致對外。”

“莫非陛下,不這麼覺得?”

江逸好奇地看向康熙。

康熙搖了搖頭:“朕不信!”

“五十六大民族,怎麼可能和平共處,這天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實現這點!”

“有!”

江逸毅然道

“她的名字,叫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