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樣,大漢的百姓們才能安定,軍士們在外面哪怕全部陣亡,那些仇敵也傷不了百姓一人!”

“若是後世百姓都能安居樂業,朕願便足。”

“對他們而言,他們的狼居胥山就是吃穿用度的不愁,能夠做到,就是成功!”

“朕期待他們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封狼居胥!”

江逸十分仔細地聽著漢武帝的話,簡直充滿了哲理。

這簡直是漢武帝在傳授後世的教科書。

是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山,每座山上都會有各自想要的美好,只要把自己想爬的那座山爬好,就足夠了。

“第二種是想要成一番功業者,朕希望這些人無論是上山還是上山之後,能夠堅守本心!”

“對他們來說,只有堅守本心,才能算是封狼居胥。”

“朕和滿朝文武在第一次大勝匈奴之後,並沒有得意忘形,這才有了後面的一次又一次大勝仗,一旦立下目標,就要不折不扣地實現,小成可以小喜,但只有徹底成功,才能一勞永逸。”

“但這心,一定要正,朕在之日,為何無人敢反?那是因為朕實打實地在為百姓們打匈奴,而不是在享樂!”

對此,江逸十分贊同地點頭:“後世北宋大家,張載在《橫渠語錄》中亦曾寫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祖之言,與其有異曲同工之處。”

漢武帝聞言,內心微驚,但並沒有在江逸面前表現出來。

他在心底把這句話牢記下來,打算等江逸走後再行記錄,掛在自己的書房裡。

“嗯,便是如此。”

漢武帝淡定說道:“但凡身居高處者,若能如此,豈不天下皆安?”

話罷,他又十分嚴肅地看向江逸:“朕知道,你屬於第二種。”

“告訴朕,你想成就的功業是什麼?”

江逸凝眸,肅然道:“晚輩最開始,只是後世一個主持文化類節目的普通青年,和大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一樣,住著最便宜的房子,看著最早的朝陽,趕著最忙的工作,是眾生中的滄海一粟。”

“直到典藏華夏的誕生,有越來越多的觀眾在看,於是,從最開始只想在城市中留下,到如今,我想成就的事業只有一個。”

漢武帝靜靜聆聽著江逸的話,內心頗為好奇。

“我想讓華夏的崇洋媚外者少一些,讓越來越多的人真正瞭解到我們華夏文明的璀璨和先輩之心!”

江逸鏗鏘有力道:“我希望後世不僅僅只是透過學堂裡的歷史書,去了解華夏文明,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渠道!”

“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有足夠的文化自信力,不因覺得西方節日各種繁華熱鬧,就忘了屬於華夏的傳統節目,不因只見了別國所展現出來的好的一面,就忘了華夏優秀的一面,這與見異思遷無異。”

“試想,一個連對國家都可以見異思遷的人,對待其他事情,又如何能夠做到堅守?”

“這樣的人遲早會滾出華夏,但這樣的勢頭,絕不可繼續滋生!”

“先祖對後世的要求是守土保國,晚輩對自己的要求是在此基礎上”

“揚古今文化,鎮媚外邪風!”

“若國需要,晚輩,願為第二個張先生,去喚醒屬於我們華夏人的文化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