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無數人開始揣測起來。

畫面之中。

四十多萬人擠在了一起,有抱著孩子的,有拖滿行李的,所有人都滿懷期待地抬頭,緊盯著車站外的大螢幕。

可和預想的馬上就要到家不同,他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紅色字型……

站在十幾年後今天,現代觀眾可能無法體會這種感覺。

過年回家,有那麼要緊麼?

我平時也可以回呀,幾個小時就到了,而且我還可以隨時隨地跟家人影片,還可以網購。

但在那個時候,智慧手機還沒流行,通訊也比較弱後,沒有視訊通話,沒有隨時就可以發的語音,許許多多的打工人忙碌了一年,就為了能夠早點回家,笑著和妻兒父母團聚。

那是他們期待了一整年的團圓。

而這一年,他們許多人的血汗錢打了水漂,工作更是丟了,只能或揹著蛇皮袋,或拖著行李箱,帶著大包小包,期待可以回到那個名為家鄉的心靈歸宿。

可他們等啊等啊,等了許多天,卻不見一輛列車駛來。

現代觀眾們透過眼神,可以看出他們的焦慮、痛苦,和迫切。

零下的寒潮天氣中,有志願者們給他們帶來水和糧食,但他們不敢喝。

因為,哪怕廁所離他們只有五十米,他們也要費盡全力去擠進擠出,只能乾渴著。

比起分食物的吶喊,他們更想聽到的,只是一陣火車的鳴笛聲。

“什麼時候能回家呀?”

“嗚嗚嗚,我想我的女兒了!”

“回家,我要回家,我的娃兒還在等著我呢!”

“我在外三年,我在外待了三年了,今年好不容易可以回一次家了,怎麼就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放我們進去吧,放我們進去吧!!!”

一群人流著淚,看著維護秩序的民警們哀求道:“我求求你們了,求求你們了,我要回家……”

“老鄉們,車來了我們會第一時間告訴你們的,現在電網壞了,列車暫時還到不了站!”

民警們十分心疼地說道:“大家可以留在這裡過年,這裡也是你們的家啊!”

“可是我們的親人都不在這啊!”

一箇中年母親拼命擠上前,什麼面子,什麼形象,她都拋在了腦後,淚水嘩啦啦地流下,雙眼血紅。

她拿著自己孩子小時候的的照片,指著他瘋狂說道:“這是我的兒,這是我的兒,我已經兩年沒有見過他了,今年好不容易可以回去,我來這裡賺錢,就為了能夠給他多買一些過年的新衣服,就為了能夠讓他能和其他的小孩一樣,也能有一些新玩具……”

“你看,這是我給孩子買的機器鵝,只要按下開關它就能會自動轉圈,我兒子看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中年母親從蛇皮袋裡,拿出了一個有著嶄新包裝的木製包,她包裡的衣服、褲子,什麼東西都很破舊,唯有那些看起來像是兒童玩具的東西,全都是嶄新的包裝……

“求求你了,我只想能夠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哪怕只是一天,哪怕只是吃一頓年夜飯,親手給一點壓歲錢……”

“我,我還想親自帶著娃兒去買新衣服,我,我都不知道他長多高了……”

中年母親捂臉蹲在地上,哽咽著,痛哭著,聲音沙啞……

現代世界,許多觀眾的眼角,不知何時,已經落下了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