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你對天樞是何種看法?”

武則天並沒有第一時間告訴江逸,自己打算怎麼做,而是給他丟擲了一個新問題。

這個問題,江逸也曾仔細想過。

試想,若是今日,武周天樞依然屹立在洛陽城,華夏的現存古蹟中,將添上何等濃墨重彩的一筆?

華夏兒女站在天樞之下,抬頭看到那一個又一個來朝國家之名,再看到我們華夏皇帝親題的‘武周萬國頌德天樞’八字,該是何等的驕傲與自信?

可惜,如今的後世,只能借古通今……

江逸有條不紊地回道:“晚輩認為,天樞是武周的經濟、文化、實力等各方面的象徵。”

“它代表的不僅僅是武周文明,更是華夏文明史中的一個豐碑。”

武則天徘徊在天樞之下,道:“但李隆基卻毀了它,你作何看?”

江逸由衷說道:“先祖,晚輩認為,除了慈禧等罪大惡極者之外,後世不應站在現代的角度,以現代的眼光,和超前的知識去苛責先祖,我們能做的便是以史為鑑,並適當作出評判。”

“對於唐玄宗李隆基,我們後世有人喜其功,有人恨其過,就毀天樞而言,這絕對是大錯。”

“後世唯一能做的,便是吸取教訓,爭取為我們的後世,將一份份文明珍藏並接力。”

“這樣,華夏的文明才會滾滾向前,不會步入歷史的迴圈,不會再出現類似項羽、李隆基等,為圖一時之快,毀壞重大傳承的錯舉。”

“好,說得好!”

正對著放大鏡研究天樞的秦漢明忍不住說道。

此時,他的圖紙上,已經出現了萬國天樞的一些細節草圖。

因為其中的細節之處太多,要想做到一比一復現,即便是秦漢明也不可能做到。

而且就算天樞再度被建起來,除非是類似武周時期,各國出資的那種,否則,還是沒什麼歷史意義。

這便是重大文明被毀壞所產生的不可挽回的後果。

“唉,真想讓江神去勸勸李隆基,讓他別毀天樞啊!”

直播間的觀眾們也都嘆息著打字,感覺心底失落落的。

“當年天樞被毀的時候,民間怨聲載道,李隆基還是推了,他可不是說勸就能勸住的!”

許多觀眾都否決了這個提議。

“感覺當時的李隆基就是個盲目的熱血青年,本以為可以超越武周風華,結果終其一生,都沒能超越武周鼎盛時期的萬國來朝!”

“是啊,而且終其晚年,還讓大唐由盛轉衰!”

“大唐盛不是由李隆基而起,廢卻是由他而生……”

觀眾們感覺自己心態有點崩,這就像一張只差一道判斷題,就可以拿到滿分的試卷一樣。

雖然考到這分數的不是自己,但當看到的時候,還是十分惋惜。

“以後咱可得好好保護文物,不要再去長城之類的古蹟上簽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