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陛下的第二點是?”

江逸繼續問道。

強風落下,武則天面不改色,側身,正視江逸。

“朕,要給平民百姓一條路!”

武則天英氣十足,霸氣言道:“太宗皇帝之後,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士族日益壯大,屢屢制衡先帝,試想,就連天下之主都備受制衡,更何況是那些平民百姓?”

“朕因為女子之身,在這個時代飽受掣肘,就如同百姓們沒有家世,就得飽受世家搜刮飲血一般。”

“朕不僅僅要讓世人知道,女人也可以當皇帝,還要讓世人都明白,百姓要是有門路,不會比世家做得差!”

江逸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仔細地剖析著武則天的話。

她繼續道:“憑什麼女子就不能做皇帝,憑什麼百姓就一定要受到世家荼毒?”

“憑什麼要用俗理和家世取人,憑什麼平民就不能出頭?”

“朕就是要完善科舉,就是要用科舉向那些瞧不起女子和百姓的人都看到,女子亦可撐天,平民亦可用自己的雙手建功立業,而且未必比士族做得差!”

“沒人為平民出頭,那朕為他們出!”

此話一出,引起了直播間無數觀眾的共鳴。

“牛啊牛啊,這就是我們華夏的女帝!”

“她不僅僅向世人證明了女子也可以逆天改命,還證明了平民百姓也可以比世家要強!”

一些華夏觀眾們發現,原來武則天在科舉制度上的用意,比自己曾經想象的,還要深廣得多。

“這就是華夏的則天皇帝麼,沒想到華夏竟然還有這麼強的歷史,怪不得米國要禁止!”

“這可是華夏的節目哎,你們不能看到什麼就信什麼呀,這世界怎麼可能有這麼厲害的女人?我嚴重懷疑華夏在無腦吹!”

外國觀眾們有的質疑武則天的真實性,也有的忽然明白了,米國為什麼要禁止典藏華夏。

華夏文明史,無論男女,無論在何等艱難的條件下,都有極強的先祖接力,這樣的國家,任何一個想要為敵的人,怎敢不忌憚?

江逸思考著女帝的話,不由又想起了武則天時期的許多制度。

譬如舉報箱制度,就是武則天時期的一大創舉,華夏曆史上第一個舉報箱,就是出於女帝時期。

凡有告密者,臣子們除了不得過問之外,地方官員還得提供驛馬,以及五品官員待遇供其飲食,讓他一路順風地抵擋皇宮,若告密屬實,會馬上得到她的破格重用,若是虛構,也不予追究。

但舉報箱的設立原因,江逸覺得,在合適的時機,可能還是要親自問一問女帝。

因為這個制度同樣充滿爭議,有說法是此制是為了廣開言路,讓上情下達,也有說法認為是為了鼓勵告密,好讓當時的武后可以快速知道哪些是阻礙自己的勢力,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

不管出於何種原因,這位女帝的魄力、格局和手腕,其實,都遠比大眾知道的還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