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曹操:願與李太白同時代(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次,江逸沒有再用時空之鏡上的畫面來向曹孟德展現華夏詩詞歌賦和錦繡文章。
對話古今,光看怎麼行?
江逸踱步在丞相宮中,器宇軒昂道:“華夏後世的詩詞文化,有兩絕,一為唐詩,二為宋詞。”
“大唐,是一個開放包容,文化空前繁華的大時代。”
“在這個時代,光是在後世留下姓名的詩人,便有兩千五百三十六位!”
“當時的詩詞,又被分類各種派系,有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浪漫詩派和現實詩派等。”
“尤其是方才魏王見過的李白,在他的筆下,有‘雲想衣裳花想容,風拂檻露華濃’的美人,有‘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的俠客。”
“相思時,亦有“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幽靜時,有‘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路邊塞處,亦有‘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孤獨時,便‘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江逸一邊品著杜康小酒,一邊,腦海中快速浮現出唐詩中,有關李白的那幾百頁,心想好在自己前世是文科生,這一世還是文科生,不然還真難記。
他漫步其間,一人一壺酒,舉止隨意,聲音抑揚頓挫:“鬱悶時,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吟到此處,江逸感覺酒勁上頭,微微踉蹌幾步,笑言道:“喝醉時,則有‘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他觀瀑布時,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他觀黃河時,更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他得意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落魄時,有‘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無奈時,亦有‘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對待個人,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江逸越想,越覺得李白無愧為詩仙,這誰比得過?
丞相府中,曹操嘴巴微微張著,看著時空之鏡上,那個看起來灑脫不羈的青年,沒想到他竟然如此有才華。
他本以為自己在文學和詩詞方面已經很有造詣,沒想到有人比自己還有才,這是誰培養出來的?
直播間外,觀眾們同樣目瞪口呆。
他們忽然發覺,自己簡直對李白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白牛逼!”
“這就是李白嘛,我的天,他的詩我當年背的時候感覺度日如年,沒想到串起來,竟然這麼吊炸天!”
“江神又開始教咱寫作文了,默默的做筆記!”
“之前倒是我一直小看李白了啊,現在才明白,他為什麼被稱作詩仙啊!”
那些正在透過特殊渠道,觀看典藏華夏的外國人,眼睛更是瞪得斗大。
江逸說的這些話,其實被翻譯成他們國家語言,是很難理解的。
他們聽得可以說是一頭霧水,幾乎都想放棄這個節目了。
可是,當他們看到突然間暴漲的,全部都是誇那個李白的彈幕,以及那個正在節目中,出口成詩,淡然自若的青年時,又不知不覺的被深深吸引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