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淡然道:“崇禎十七年,朱由檢於煤山自縊而死,太監王承恩、大學士範景文、都御史李邦華、戶部尚書倪元璐等諸臣從死。”

“他居然是自盡而死?”

朱元璋並沒有一些觀眾想象中的那樣,為自己的後代如此有骨氣而感到自豪。

他的眉頭甚至皺得比剛才還要深。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朱元璋不想自己的後世自盡嘛?”

“不自盡的話,朱由檢豈不是要成為李自成或清軍的俘虜,到時候大明就徹底喪失國威了!”

“是啊,這時候自盡是最好的選擇了,既保留了做皇帝的尊嚴,也保全了大明的顏面!”

許多觀眾對崇禎皇帝自盡這件事情還是很支援的。

“這不比那個什麼“大明戰神”朱祁鎮要好多了?”

“沒錯,要是洪武大帝看到崇禎皇帝都這麼生氣的話,再看到朱祁鎮,豈不是得被氣死?”

觀眾們紛紛為朱由檢打抱不平。

朱元璋的聲音再次響起,他似乎並不喜歡朱由檢以這樣的方式處決自己。

他憤怒的說道:“我大明的皇帝,朱家的後世,怎麼能夠以自盡來了結自己的生命?”

“後輩,大明末期,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

朱元璋看向江逸。

江逸一字一句的說道:“大明末期,崇禎皇帝從兄長手中接過早已千瘡百孔的大明江山。”

“此時的大明,東有皇太極的滿清八旗虎視眈眈,西有李自成、張自忠等人的農民軍星火燎原,南有鄭芝龍的海商集團割據一方,北面還有蒙丹汗的蒙古鐵騎,伺機而動!”

“大明竟有這麼多的內憂外患?!”

朱元璋覺得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自從他登基後,從來不主動去攻打周邊的國家,但是現在看來,在大明後期,竟然有不少國家來攻打了大明?

那他這些年友好鄰邦的意義是什麼?

朱元璋內心升騰起了一股怒火:“蠻夷到底是蠻夷!我大明自開國以來,一直和鄰邦交好。”

“怎知我大明窮弱之時,他們居然敢犯中原!”

“朕若是再年輕個幾歲,定御駕親征,將這些人通通殺盡!”

觀眾們心中也是惋惜無比。

“前面說崇禎皇帝不行的來看看,要是你當了明末的皇帝,你能行嘛?”

“這四面楚歌的局面,只怕只有始皇帝、李世民這樣的皇帝出現,才有可能力挽狂瀾了!”

“可是這樣的皇帝,幾千年來才出過幾個?”

一聽到始皇帝和李世民這兩個名字,這兩個皇帝的粉絲們可都來勁了。

“那是!要是始皇帝出現在明末,我覺得那些內憂外患都不值一提!”

“最起碼始皇帝肯定是會利用好魏忠賢,制衡好文官集團,然後慢慢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徹底鞏固皇權的,到那時候,什麼狗屁皇太極、李自成,能夠始皇帝打的?”

“要知道,咱們的始皇帝,可是能夠從呂不韋和太后手中都奪回權柄,最終一統六國的男人!”

始皇帝的粉絲們笑著說道,甚至在內心已經準備好了一套專屬於始皇嬴政的大明版帝國之道!

而李世民的粉絲們也來勁了。

“哈哈,我覺得要是唐太宗的話,那些文官集團根本就不敢在他面前跳,要知道貞觀時期的文武群臣可是最和睦的,要是讓他治理那個時候的朝政絕對沒有問題。”

“至於在四方跳脫的那些反朝廷集團嘛,那不是更加隨便打打?以太宗皇帝的魅力,要召集一批大明的能人志士去打仗,還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