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謙苦笑,看樣子,侯爺是肯定拒絕了,四名舞姬心裡失落,沒有服侍侯爺的福分。

黃謙揮揮手,舞女立時如同四朵雲彩飄了下去。

陳遠歉意的舉杯,邀他喝酒,再稱讚他這些日子為春闈的付出。

黃謙連連稱是自己分內之事,當不得表揚。隨即又道:「今日請侯爺過來,無甚要事,只是卑下仰慕侯爺已久,侯爺能來,卑下三生有幸。侯爺還能飲否?若是酒足,不如一同去茶室品茶!」

又是請客,又是送美姬的,要麼奉承,要麼有所求,他不提出來,陳遠也不點破。回答說好

琴道、花道、棋道素來都被認為是高雅的學問,而茶道與這三道並列,稱為「四雅」。

中華茶道,古來傳之。從唐朝陸羽寫了《茶經》,喝茶就風靡一時,更因為明朝初期的「茶馬」政策,使得中原的茶成為稀罕物,外國爭相購買,喝茶也成了中原人高雅的事。

中華茶道講究四素,環境、禮法、茶藝、修行四者融為一體,才能稱之為茶道。

黃府茶室是建在一處幽靜的庭院正中央,院內種滿了青松翠竹,繁花盛開,月光皎潔,更有幾分雅緻的味道,而整座茶室完全是以黃木製作,在青松翠竹之間,顯得恬靜自然。

陳遠跟著黃謙進了茶室,茶室之內看起來簡潔明快,地上鋪著黃木地板,四角各點著一盞明燈,每一盞燈旁邊,都有一隻青瓷花瓶,裡面插著花,而正對茶室大門的一面,掛著一幅大字,上面寫著「寧靜致遠」四字。

茶室正中,放著一尊古褐色的茶案,茶案之上擺放著一套潔淨的紫砂茶具,一塵不染,很是乾淨。

二人席地而坐,茶博士熟練的沏茶。

茶博士沏好茶,行禮退了出去。

黃謙含笑道:「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莊子亦說,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老莊‘虛靜觀復法是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心明如靜,則不受萬物約束,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咱們煮茶品茗,便是追懷古人的心境,去品味其中的清雅簡淡,素古通幽!」

「大人學問高深,讓我十分佩服。」

黃謙搖頭道:「不然,下官只是一知半解,附庸風雅,讓侯爺見笑了。」

「不敢不敢,我喝茶啊,可就像牛啃牡丹,才是讓大人見笑。」陳遠正口渴,也不管什麼茶道,本來就不懂,一杯茶一飲而盡,然後把被子放在桌子上。

黃謙有些尷尬,找話題道:「侯爺,想你初來山東,卑下無能,把山東搞得一團糟,現在想來,實在慚愧。」黃謙嘆了口氣,道,「請侯爺恕罪。」

看來今天他的真實意思,就是來探話了,自己說好不處罰山東官員,不聲不響搞掉了張洪,他們心裡還是有畏懼的。

「當時政策有些偏激,李大人的往事,咱們今天不做評價,此事黃大人無過,無須自責。」

黃謙擺了擺手,苦笑道:「我是山東的布政使,管教不嚴,豈能沒有過錯,慚愧啊!但山東官員繁多,卑下管理不過來,也是無奈啊。」

陳遠不動聲色,故作驚訝道:「大人,你的意思是?」

「常言說得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黃謙搖頭嘆道,「在官場,何嘗不是這樣!侯爺知道的,卑下出身卑微,向來被士族看不起。卑下是被硬推上這個位置的,明著是布政使,實際上,罪犯張洪等人,下官是——唉,一言難盡哪。」

陳遠安慰:「大人只要盡心盡力辦差,其它的,自然有朝廷法度。」

「侯爺,卑下就直說,學政張洪伏法後,學政的位置就空了出來,不知道侯爺如何打算?」

陳遠終於明白了,他訴了半天苦,原來是想安插自己人。

「學政主管地方教育,乃是重任,我準備寫個摺子,上奏朝廷,請朝廷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