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美人攔路伸冤(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博的話把矛盾又挑了起來,大家眼巴巴的望著陳遠。威寧侯剛才說的,奉獻付出是可以的,學習的同時,親身勞作增強見識是可以的,先賢都這麼做了,十分有道理,無法反駁,可人總歸是人,要吃飯,要穿衣,可總不能十年寒窗,高中舉人,當了官,連飯都吃不飽,讓大家餓死吧。
陸博眼裡閃過一絲陰霾,暗自得意,見大家都懷疑陳遠,準備看陳遠的笑話。
陳遠依舊不慌不忙,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示意大家安靜,肅然道:「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於路旁,大明官員的薪水低,這是不爭的事實,陛下何嘗不知道,現在陛下已經令大學士們商議條陳,給官員們加薪水,決不讓官員們捱餓。同時,每個月還會給予假期,讓官員休息,不至於勞累過度。當然,也給予績效考核,成績好的可以多領薪水,成績差的則扣薪水,完善制度,讓官員們更好更積極的為朝廷和百姓辦事,對於觸碰底線,貪贓枉法的,一律嚴懲不貸。」
書生們目瞪口呆,雖然改革聞所未聞,可薪水增加了,還有時間休息,這待遇不差啊,多少比老百姓強多了,確實真的官員要加薪水嗎?陳友有些懷疑道:「侯爺說的,是真實的嗎?我等從未聽聞。」
「自然是真實的,陛下考慮到官員的困難,陛下說了,只要為大明辦事的官員,有能力的官員,他都保障他們的待遇,重用他們。而且,官員當差,也不是很多,三品以上官員當差只是六天,其餘品級,視情況而定,不會超過半個月。納糧嘛,自然是按田地算,也不會太多。」陳遠不說是自己提出的意見,這些沒有必要,只要是皇帝說出來了,大家信了就行了,而且自己在外,一言一行,不要去和皇帝搶風頭。
「萬歲,萬萬歲。」書生們高呼。
「陛下仁慈。」許多人朝北方拜了三拜,一些士子留下了眼淚。
陳遠正色道:「你們只是讀了幾年書,連本都忘了嗎?你們不想幹農活,認為低賤,可別忘了,你們的父母輩,或者祖父輩,或者再往上,誰不是農民百姓,你們看不起農活,不是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看不起自己的祖輩嗎?」
書生們聞言,羞愧不已,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臉。
侯八也高聲道:「威寧侯身份何等尊貴,可他每年都要下地耕種,知道四時節氣,知道民間疾苦,所以才一心為百姓辦事。」
陳友肅然起敬,對陳遠拜了三拜:「我等狂妄無知,請侯爺恕罪。」
「幹活沒有什麼的,就連陛下,也當朝宣佈,春耕秋收,他也要親自下地幹活。不僅陛下,還有皇親國戚,還有他的子孫。」
「陛下帶頭效仿,親自耕種,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天下百姓安定,為了大明江山穩固,陛下施行改革,不是為了他自己,就算留下千古罵名,他也要改革,不就是為了百姓能吃上飽飯,為了你們能夠有安定的環境讀書嗎?若百姓吃不上飯,戰亂連連,受苦的,不就是我等嗎?」
陳遠的話讓書生們不知用什麼詞來形容自己的震驚,陛下都能幹活,他們小小書生,怎能反對呢?慚愧不慚愧?
「萬歲,萬萬歲。」書生們再次跪倒一片。
陳遠沉默了半晌,才繼續道:「希望你們理解陛下的一片苦心,不要鬧了,安心考試,才不負你們讀書的夢想,才能一展才華,上報國家,下安黎明。」
「侯爺說的對,我等知錯了,請侯爺恕罪。」
「既然知道錯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本侯來山東之前,陛下給予了生殺予奪之權,念你們是被人挑唆,只要以後洗心革面,不再提罷考的事,擁護朝廷,本侯就不予追究。」
「謝侯爺。」書生們對陳遠感激涕零。
李賢帶頭將剛才簽名情願的萬民書撕毀了。
陸博見勢頭不對,帶狗腿子要溜走。
「陸博,你要去哪裡呢?」陳遠發問。
陸博弱弱的回答:「侯爺,我等無知,你剛才說了,赦免我們無罪的。」
陳遠冷笑:「國法有威嚴,寬恕的是良善子民,像你等心懷不軌之徒、顛倒黑白之輩,無視國紀家法,豈能饒恕,錦衣衛,給我拿下了。」
「是。」錦衣衛大漢早就憋了一個氣,不等陸博等六人反應,繡春刀已經架在了他們脖子上。
書生們拍手稱快,咒罵陸博他們,差點被他們帶進坑了,剛才還得意洋洋的幾人,瞬間就成了人人喊打的階下囚。
解決了這裡的問題,相信書生們會一傳十,十傳百,罷考的事就算小小的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