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讀書很多,請告訴本侯,堯舜當差幹活嗎?」

「這,這——」陸博背後冒冷汗。

陳遠笑嘻嘻:「本侯讀書少。陸博,你自稱飽讀詩書,請告訴本侯,可不要騙本侯哦?」

陸博嚇得倒退了兩步,差點跌倒,被後面的扶起,才避免摔個狗啃泥。

「堯舜時代和孔聖人時代不一樣,所以後來讀書人才遠庖廚,安心讀書,報國安民。」

「也就是安心讀書後,才出現一些典故,陸舉人,你可不可以告訴本侯,紙上談兵是什麼意思呢?」

陸博不敢回答。

「還可不可以告訴本侯,諸葛武侯為什麼要揮淚斬馬謖呢?馬謖為什麼會失街亭?」

陸博一句話也答不出來。

「那大家是否可以告訴本侯,百姓沒有飯吃,為何不食肉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是誰說的。」

書生們被陳遠一個一個的發問,震聾發聵,許多都十分羞愧。

「侯爺,不才知道,紙上談兵,說的是趙國趙括的事,此人以為熟讀兵書,自以為無敵,在和秦軍長平之戰的時候,一板一眼,根據書上排兵佈陣,最後兵敗身死,害了趙國四十萬兵卒;馬謖也是高談闊論,不符合實際,背水紮營,胡亂效仿韓信的背水一戰,結果大敗,街亭失守,葬送了武侯北伐的最佳時期。」

李賢說的聲情並茂,沒有停歇:「晉惠帝當政的時候,官員上報災情,說百姓紛紛餓死,晉惠帝和奇怪,說百姓沒有飯吃,為何不吃肉粥,滑天下之大稽,飯都吃不起,哪來的肉吃,鬧出千古笑話。」

李賢說完,書生們更是死一般的沉寂。

這個李賢,不錯嘛,陳遠多看了他兩眼。

陳遠再次問陸博:「你也知道時代不一樣,如今的白面書生,高談闊論,自詡滿腹經綸,可是枉顧實際,高高在上,以為兩篇文章就能報國安民了嗎?荒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你知道一個雞蛋賣多少錢嗎?知道一塊良田一年能種出多少稻穀嗎?知道一棵樹要多少年才長成嗎?」

一連串發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能回答。

「什麼情況都不清楚,讓你們當個縣令,你們知道怎麼安排錢糧,財政如何分配?官員如何考核?稅收怎麼安排?遇到災荒怎麼辦?怎麼對待百姓,有刁鑽的百姓怎麼辦?你們能做好嗎?」

書生們立刻反問自己,良久的沉靜,沒人敢回答自己能做好。

「當差,是讓你們更加熟悉民情,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才能更好的做好決策,才能完成你們的報國安民。」

書生們默然點頭。

陳遠又問其中一個書生:「你叫什麼名字?」

「不才惶恐,惶恐,不才姓陳,單一個友字。」

「陳友,我叫陳遠,咱們是家門嘛。」

「不才惶恐,豈敢,豈敢。」陳友瑟瑟發抖,熱淚盈眶,侯爺對自己如此溫和,讓他百感莫名。

「你讀書了多久?」

。」陳友回答,又急著補充,「不才原來家裡窮,後來得侯爺推廣種植,家裡才有了餘糧,才有機會讀書。侯爺,我等十分愧疚,冒犯了侯爺,請侯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