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曾經還喜歡一個女子,是你的二夫人,你以後——”

公主低下頭,臉上如紅透了的蘋果,耳朵發熱,聲音如蚊子:“為什麼不能幫助我們,其實,我,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是你的出現,我才有活下去的勇氣,我——我願意——”

樂安州。

朱高煦還沒起兵,就迫不及待想當皇帝了,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又在衛所散發刀箭、旗幟,掠奪周邊郡縣的所有馬匹,設立前後左右中五軍,任命朱恆等為太師、都督、尚書等官職,令朱桓聯絡英國公張輔,許諾高官,讓他做內應。

然後令人制作龍袍、玉璽等皇帝用品,讓新丞相擬詔書:“我乃成祖皇帝之子,國家至親,靖難之時,為國家披堅執銳,屢屢破敵,先帝曾執手曰:努力向前,使汝為太子。與高熾有何功勞?受封以來,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佞,今起兵勤王,剷除奸佞,皇天后土,實所共鑑。

天下百姓、兄弟宗族之間,尚能互相體恤,而我身為天子親屬,惶惶不可終日,不能保全旦夕之命,時至今日,天下何事不可為呢!

奸臣當道,國無寧日。

《祖訓》雲:“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今禍迫及身,實欲求死。不得巳者,義與奸邪不共戴天,唯有遵奉祖訓,不求討還所得,只求正朝綱,起兵討逆,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鑑予心!”

這是朱高煦起兵靖難的檄文,宰相搖頭晃腦的念,朱高煦有些不滿,明明是搶皇位,幹嘛說什麼剷除逆賊。

“逆賊,誰是逆賊?”

“這——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元吉他們都是逆賊,會讀些文章,壓迫武將,霍亂超綱,先帝出殯,王爺是親子,不準拜祭,豈不是奸佞?”新宰相差點被問倒,靈機一動,回答得滴水不漏。

朱高煦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但不喜歡咬文嚼字的東西。

新宰相又道:“王爺,咱們直接起兵,名不正言不順,效仿先帝,清君側,只要打勝了,以後的事,還不是由咱們說了算嗎?”

朱高煦這才點頭。

洪熙元年六月三日,漢王得到大哥去世的訊息,晚上大宴賓客,說出兵的時候到了,四日,朱高煦祭告天地宗廟社稷,正式發兵北伐。大軍開拔之際,朱高煦穿上蟒袍,意氣風發,對一眾文臣武將道:“等本王成功了,你們都是開國功臣。”

朱桓抱拳應道:“王爺放心,咱們一定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看著幹練、鬥志昂揚的文臣武將,朱高煦十分滿意。

“報,王爺,大事不好了。”突然,有傳令兵急急忙忙跑進大殿。

朱高煦臉色難看。

朱桓罵道:“哪來的狗崽子,不知禮數,漢王正在閱兵,說什麼大事不好,亂我軍心,不吉利,來人,將他拿下去,斬首示眾。”

小兵也顧不得失禮了,指著外面道:“王爺,不好了,樂安州,已經被朝廷的人馬包圍了。”

“胡說八道。”朱桓一腳將小兵踢倒。

漢王大驚失色,立即帶人到城牆上一看,果然四周都是兵馬,在東門,插有團龍旗。他的侄子起白馬,英姿勃勃。

漢王不可置信的搖頭:“不可能,不可能,他不是應該在北平即位嗎,怎麼到這裡來了,不——可——能!”

:。:

頂點地址:

移動端: 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