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和,原來屬於明朝的疆域,不過這裡地勢平坦,接連草原,韃靼多次入侵,防禦工事多次被摧毀,形同虛無。

所以明朝這裡的守將王喚才輕而易舉被攻破殺死,攻下興和後,阿魯太令人拆毀工事,把一座座的帳篷連成一片,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裡駐紮著阿魯臺調集而來的二十萬大軍,號稱八十萬,如此多的兵馬,由察哈爾、土默特、科爾沁(含永謝布部、鄂爾多斯、阿速(奧塞梯人等部落組成,阿魯臺一方面要征服明朝,一方面也要向這些部落宣揚自己的威勢,為自己的野心做鋪墊。

北元滅亡後,蒙古分裂,分為三大勢力,東部的韃靼,西部的瓦剌還有土爾扈特部。

“脫歡那邊已經出發攻打明國了嗎?”巨大的帳篷之中,阿魯臺一邊俯著身子看著面前的地圖,一邊對身邊的人詢問道。這裡面,都是各個部落的首領和將軍,他們穿皮衣,腰間跨彎刀,鬚髮很多,生的十分彪悍,崇尚勇武。

脫歡是瓦剌的首領,兩軍現在聯合,東西部一起出動,平分大明朝。

“父親,據前方傳來的訊息,脫歡從忽蘭忽失溫出發,十萬大軍已經兵臨明朝甘肅、寧夏等地,但一直按兵不動,明朝朱棣派了兩個兒子到達了那裡,現在局勢不太好。”旁邊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上前稟報道,這個人是阿魯臺的大兒子也先孛羅。

阿魯臺子嗣眾多,但最受他器重的只有四個,其中長子威武雄壯,最像他。二兒子阿卜只奄在明朝當人質,不受他喜歡,三兒子昂克孛羅和四兒子火兒忽答孫恨平庸,讓他很氣憤。

“早就知道瓦剌靠不住,脫歡這個混蛋。”一個首領一掌拍在桌上大罵。

“不行,脫歡的動作太慢了,也先孛羅,再派人傳我的命令,讓他務必出擊明軍,務必拿下伊犁河區域!”阿魯臺說到最後時,也伸手指向地圖上的伊犁河的位置。

為了這次攻打大明,阿魯臺早在多年就已經做足了準備,比如他透過各種渠道,收集了大明各方面的資訊,特別是地圖,更是製作的十分精細,甚至連大明南京城的地圖都有。他也下足了功夫。

這兩年土爾扈特部落內鬥,朱棣年老,正是出兵的時候。而且他是降過明朝的,絕對不能輸。

阿魯臺的吩咐,也先孛羅卻開口道:“父親,脫歡這個人狡猾得很,他的野心不是攻佔大明朝,而是咱們,咱們得防著他在後面襲擊我們。”

別看也先孛羅年輕,但他卻已經是一員戰場上的老將,之前就跟隨阿魯臺立下不少的戰功,深知兵法,一言就點中了要害。

帳篷中的人紛紛附和,說咱們已經攻下興和,朱棣已經親征,咱們應該退回大漠才是。

阿魯臺一掌拍在桌子上,厲聲道:“各位,咱們出動二十萬大軍,是為什麼而來?是為了恢復咱們的黃金家族,為了恢復大元,把朱家趕出大都,報仇雪恨。”

“一個小小的興和算什麼?咱們出兵以來,糧食,牛馬,人力,話費了多少,就打了個興和,聽到朱棣親征就退回去,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咱們蒙古的勇士,這麼不堪一擊嗎?”

這些話,說得大家啞口無言。

“朱棣老了,咱們得到訊息說,他幾乎重病不起,早就不是當年的朱棣了,北方風霜嚴寒,他們南人習慣了溫暖的氣候,精壯男子尚且忍受不了,何況朱棣老兒。”

他這句話如醍醐灌頂,許多首領拍手道:“太師說得對,只要咱們抓住時機,一定能大敗朱棣,收回大都。”

“對。”群情高昂。

阿魯臺示意他們稍安勿躁,一雙鷹目中閃爍著寒光沉聲道:“明人的兵法中有句話,叫做兵貴神速,這次我就是出其不意的突然發兵,明人那邊根本沒有做好準備,咱們才能輕易攻下興和。至於脫歡,我原本也沒有打算他能出多少力,這個牆頭草,當年若不是我心軟,他墳頭的草已經半尺深了。”

“對,脫歡這個忘恩負義的傢伙。”

“大可不必管他,脫歡野心勃勃,明人不會放過他,他只要在西邊拖住部分兵力,咱們好跟朱棣決戰。”阿魯臺大聲道。

“對,打垮朱棣,咱們被朱棣欺負了多少年。”帳中將領摩拳擦掌,雙目放光。

“朱棣已經到達土木河,命令全軍準備,朱棣要到了,咱們先行出擊!”阿魯臺再次命令道。

“不成!”一個首領為難道,“太師,科爾沁部補養還沒到,無法出兵。”

阿魯臺沉聲:“雅各查,我剛才說了,兵貴神速。必須趁明人立足未穩,佔領他們的城池。”

另一個首領兩手一攤,截道:“太師,兵貴神速,可是攻打興和的時候,我們都衝在前面,你們才在後面拖拖拉拉。現在明軍到處防備,城池堅固,咱們神速在哪裡?”

阿魯臺重重道:“託木花,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沒什麼意思,雅各查也說了,他的補給還沒到,我的也還沒到,不如,太師,你們補給到了,先分點給我們,再談進兵的問題。”

也先孛羅紅著脖子罵道:“你放屁,我們出動了十萬人,給了你們,我們吃什麼?”

“那我們就不要吃了?”

“好了,大家不要吵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道,“既然補給還沒到,咱們就在興和嗎?一則呢?攻城確實不是咱們擅長的,二來,皇帝還不差餓兵,太師,您說是不是?”

他這是在打圓場,阿魯臺很生氣,但也自己現在要是強行命令,反而引起動亂,氣得暗暗咬牙,找機會再收拾他們。同意了老人的主張。他們二十萬大軍就在興和駐紮,等待明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