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很快過去,陳遠種下的占城稻,也收穫了。朱棣親自到田裡收割稻穀,最後經過大臣們的計算,產量增加了一半以上。

於是朱棣立馬下令,令員外郎陳循出使占城,務必引進稻種。然後,將陳遠今年所種出的稻穀,令工部妥善保管,到明年下發給百姓耕種。

九月,樊娘子從南京趕到順天府,在太子朱高熾的主持下,和蹇怡璇的婚禮正式舉行。

十月初五,宜祭祀、齋醮、裁衣、合帳、訂盟、嫁娶、入宅、會親友、祈福、求嗣、上樑。

尾星造作主天恩,富貴榮華福祿增,招財進寶興家宅,和合婚姻貴子孫,男清女正子孫興,代代公侯遠播名。

婚禮的前三天,陳府上上下下幾乎都沒有睡覺,都在忙碌。都說結婚是最幸福又最累的事,陳遠已經經歷一次,這次更加疲憊。

朱高熾安排下,禮部司賓司儀對陳遠進行培訓。陛下賜婚,肯定不像迎娶董明燕那麼簡單。

這一天,說是新郎和新娘是主角,可這兩個主角卻只能任人擺佈,像木偶一樣,任人牽著走。

凌晨四點,陳遠的迎親隊伍已經到吉時,就放了鞭炮出門了。

蹇府,蹇怡璇一身大紅嫁衣,鳳冠霞帔,頭頂四角綴著明珠壓風的紅蓋頭,靜靜地站著,人一動不動,由丫鬟秋月等人陪伴。

表面看不到她的動靜,可是那顆心已經飛揚起來,緊張而羞澀,又十分期待。

從誤會相識,到單相思,到相知相識,到山東珠聯璧合,到陛下賜婚,到只能偷偷摸摸相會,再到今日的婚禮,一切彷彿就在夢中。

這個夢卻很真實。

喜娘站在蹇怡璇右邊,輕輕扶著她的手,平時侍候蹇小姐起居的丫頭侍女們都是陪嫁,都穿著新衣裳,整整齊齊地站在蹇小姐身後,過門之後,她們就要到陳府繼續伺候小姐和姑爺。至於秋月,是隨小姐陪嫁的。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了起來,蹇府喜氣洋洋,蹇義昨日的酒還沒醒,滿面紅光,在和楊士奇等人說話,接受他們的祝賀。

新郎到了,司儀就領著蹇義穩坐高堂。

禮樂鳴響,歡快無比。

但是廖老夫人卻流下了眼淚,是高興的,蹇義也眼眶溼潤。尋常人家的女兒,十四歲就嫁人了,自家的女兒,自小聰明,眼高於頂,今年已經是二十,今天終於出嫁,他們激動而感傷。

蹇怡璇重重的給父親和奶奶磕了頭,又哭了好久,才被喜娘勸慰著,上了花轎。

陳遠跨上披紅的駿馬,在前面開路,送親隊伍吹吹打打地上路了。

圍觀的百姓人山人海,和皇親國戚結婚沒有什麼區別。

婚事是皇上賜的,太子是主婚人,滿朝文武,不管哪個派系的,就算看不起陳遠,也不能不給皇帝這個面子,不給太子面子,不給漢王面子,不給趙王面子。

因為三個皇子還有皇太孫都在,太子和趙王對陳遠欣賞,自然要來。漢王對陳遠不滿,但是父皇的賜婚,他再不滿也得來。所以滿朝文武都來了,下了早朝,直接就全到了陳府,陳府容納不下,太子沒法,只能讓人去鄰居溝通,把陳遠的鄰居章府和湯府都臨時佔用,饒是如此,還有很多人只能站在門外。因為除了滿朝文武,還來了許多勳親。

當然,還有陳遠的老鐵鮑參軍,這貨打著“崇文二王”的旗子,舉得高高的,眼睛迷上天,驕傲自滿的說著和陳遠的舊事。

這自然有許多人感到好奇,去聽他說道。

他讓人抬來桌子,腰裡鼓鼓的,不用說就是銀票。

“且說我們崇文二王,有口皆碑,遠近聞名,李斌,你們知道吧,江寧李員外家的二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