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祖識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永樂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421年,這年極不平凡。
大年初一,永樂正式遷都順天,順天從此開啟了中華六百年的帝都生涯。
之後,永樂下令鄭和第六次下西洋。然後,又經歷皇宮失火事件,派遣蹇義、陳遠等二十六人巡視天下。
紫禁城,後殿,難得出了太陽,皇太孫朱瞻基攙扶著皇爺爺,在後花園散步,後面王振等小黃門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面。
走了一會,朱棣就開始喘氣了。他問道:“朕派了蹇義、陳遠等巡視天下,都出發了吧。”
朱瞻基回答道:“是的,都已經出發了,皇爺爺,近來山東的訊息很不利,陳遠去山東,事情恐怕很棘手啊。”
朱棣點頭道:“是,唉,山東不太平,連年出事,百姓惶恐不安,若是再年輕十年,朕也不至於依仗他們。”
朱瞻基恭維地道:“皇爺爺,您還不老,您看,您剛才還拉開了兩百擔的弓呢!”
朱棣笑笑,站直了身子休息,朱瞻基扶爺爺到凳子坐下。朱棣直冒虛汗,便微微側了身,問道:“翰林院待詔李騏到了嗎?”
朱瞻基回道:“已經到了,到外面候著呢。”
朱棣揮揮手:“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李騏進來,跪倒道:“臣李騏,參見吾皇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朱棣微笑,“朕叫你來,是有件事叫你去做。”
“風從龍,雲從虎,陛下只消吩咐,臣一定萬死不辭。”
李騏人生的俊朗,說話濤濤不絕,淡定從容,朱瞻基聽了很高興。
朱棣道:“近來韃靼蠢蠢欲動,朕給脫歡賞賜不少,但是此人狼子野心,邊關來報,此人和瓦剌多次密謀,但是,朕剛遷都,準備不足,著你和皇太孫出使韃靼,穩住他幾個月,你敢去嗎?”
李騏心裡激動,皇上終於看到自己的才能了,我一定要證明比陳遠強,他朗聲道:“臣一定不辱使命,願憑臣三寸不爛之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一定要讓脫歡知道發動戰爭的不義,我大明朝兵強馬壯,給他們下馬威,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永遠臣服大明,若要起異心,侵犯我大明疆土,雖遠必誅。”
“好。”朱棣滿意的點頭,然後吩咐了一些要領,讓他下去。
李騏走後,朱棣讓人拿來秘奏,拿起兩份,用他已顯蒼老的手掌輕輕磨挲著,那是西北錦衣衛千戶吳成所上的奏章。
皇太孫朱瞻基見爺爺神色不高興,忙道:“這些戎狄,怎麼也喂不飽,幾千年來,都沒有人能真正做到邊疆平安無事,皇爺爺無需自責,還要以江山社稷為重,莫要傷害了自己的身子……”
朱棣深深地瞥了他一眼,淡淡一笑,將那兩份秘奏扔在一邊,黯然道:“天可汗也只能維持北方十年太平啊……”
朱棣身子隔一會就抖一下。朱瞻基忙讓人拿來毯子,上前給爺爺展開毯子披在身上,太陽卻更加刺眼,朱棣喃喃地道:“朕一直喜歡北方,可是現在,連北方的初夏也這麼難熬了,朕老了,真的老了……”
“皇爺爺?”
朱棣將被子緊緊地裹在身上,這一刻,他和一個普通的體衰怕冷的老人沒有什麼兩樣,突然問朱瞻基:“對了,你對這個李騏怎麼看?”
朱瞻基不假思索道:“進退舉止有度,學識博古通今,頗有雅量,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
朱棣笑笑。
朱瞻基疑惑道:“皇爺爺,孫兒說得不對嗎?”
朱棣鄭重道:“要想為君,就要學會看人,用人,這些年,你在我身邊,也學了七七八八,這個李騏,舞文弄墨可以,但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你以後要切記。”
“是。”朱瞻基小聲回答,心裡有些不同意,覺得皇爺爺多慮了,李騏是千里馬,以後有大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