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意微燻。酒樓裡,許多達官貴人還在推杯換盞,醉眼看美人,這些官場色鬼也就不在矜持,上下其手。

朱高燧有些不屑,陳遠示意他出去見見。

趙王會意,今天邀請這些老東西,也該進入正題。他站起來,端著酒杯出去,不鹹不淡道:“各位,飯菜可還合意?”

官員紛紛起身,對趙王拱手錶示感謝。

“蹇大人,你能前來,本王三生有幸。”朱高燧又對蹇義道。

蹇義不動聲色,微微道:“王爺邀請,臣豈敢不來,遷都之事,陛下建萬年之功,王爺勞苦功高,今日慶功,做臣子的,自然萬分榮幸,共享繁華。”

蹇義是朝中的老狐狸,說話滴水不漏,讓人看不清心思。說他是太子黨吧,他與漢王和趙王都能走近,說是漢王黨吧,他有和太子黨楊士奇夏元吉等人相交莫逆。

朱高燧大聲道:“那是自然,還是在大明建國初年,太祖爺就說,南京多脂粉氣,不適合國都,就派人到順天考察,當今皇上秉承太祖皇帝的遺志,遷都順天,上承天意,下順民心,若再有人不識好歹,不聽太祖爺的遺願,那——”他斜了官員們一眼,提高了聲音,**,“那就不怪錦衣衛無情了。”

蹇義上前一步,率先道:“臣不敢,臣定然遵循太祖遺命。”

朱元璋確實有意要遷都北方,他定都南京是權宜之計,當一統中原後。南京作為京都的弊端就凸顯出來。首先地勢下沉,古代興旺龍之氣,下沉不是什麼好兆頭。而且就地理上來說,長江大水從上游而來,南京下沉,每逢大雨,上游來的水十分猛烈,加上海水倒灌,南京經常淹沒半條街,街上水深過膝蓋。地勢上不能作為京都。

其次,南京脂粉氣重,金陵紅粉,書生意氣,容易滋生大臣們的享受心思,得過且過。

再次,明朝的主要威脅就是北方的殘元,時常入侵,南京政令不通,往往抗擊北元的政令還沒傳到北方邊境,蒙古人已經洗劫邊境,然後揚長而去。

所以,遷都是朱元璋時期就有了想法。那時候他派人分別檢視了長安和順天。大臣們都同意長安,但朱元璋不這樣想,長安離北方還是遠,何況多年戰亂損壞較大,很難維修,最後朱元璋就確定了順天。已經預計把應天府改為南京稱呼,把順天改為北京。

可惜不久朱元璋就去世了,遷都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直接朱棣即位二十年以後,才正式開始下令遷都。

朱高燧搬出了太祖爺,本來大家都不想再反對遷都了,這下徹底臣服,拜倒一片:“請王爺放心,臣等一定謹遵聖喻,願為王爺效犬馬之勞。”

趙王爺看著臣服的眾人,得意的笑了。

陳遠在背後默默的看著,放下簾子,整理衣裳,起身離開。

侍衛道:“陳大人,您這是?”

“我有事先回去了,請告訴王爺,一切冷靜。”

“是。”

陳遠出了酒樓,裡面仍然燈火通明。

他走了一會,東張西望,心道。不對啊,剛才老岳父出來了的,怎麼不見人。

“別看了,我在這裡。”一棵樹下,蹇義寒著臉哼道。也難怪他沒有好臉色,陳遠每出一個點子,他都感覺老臉丟盡了,又還不得不去做。

“啊,哈哈——”陳遠打著哈哈,一路小跑過去,拍馬屁道,“幾日不見,原來嶽——蹇大人龍精虎猛,面色紅潤,更勝往昔啊。”差點一口岳父叫出來,見他臉色更難看,趕緊改口。

蹇義臉部抽搐,這是在誇我麼:“你出的什麼餿主意,讓老子出場,東里他們都恨死我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

“放屁,老子問你?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什麼?”

“別給我打馬虎眼,說什麼臥底趙王身邊,我看你實際就是趙王的人,把我們耍得團團轉。”

哎喲,老岳父起疑心了,要是毀婚怎麼辦?陳遠連忙表忠心:“大人放心,在您府上,我不是說過麼,太子是最適合的繼位人。”

蹇義瞟了他一眼,不屑一顧:“你小子七竅玲瓏心,誰知道你在想什麼,我告訴你,你要敢三心二意,以後待我女兒不好,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大人,您生龍活虎,龍精虎猛,霸氣側漏,策馬奔騰,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怎麼會說鬼呢。”

“我樂意,你管的著?”

“是是,岳父大人,您開心就好。”陳遠暗自抹汗。

“哼,不罵你一頓,怎麼能消我——嗯?你叫我什麼?”

“蹇大人哪。”陳遠眨眨眼,糟糕,說嘴快了。這老岳父老是追著我打,說好的德高望重的蹇大學士呢。

“哼,八字還沒一撇呢,少套近乎,要不陛下壓著,老子才不會答應。想過我這關,還要看你表現。”